1762年,朝鲜最变态国王英祖李昑,亲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李愃钉进米柜,命人不许给他喝水吃饭,他11岁的孙子亲眼目睹了祖父杀害父亲的过程,在一边跪地求情。李昑对孙子说:“要么你父亲做世子,要么你做世孙,你选择吧。”
在朝鲜李氏王朝的辉煌时期,英祖李昑作为一位强势君王统治着整个国家。然而,他的强势并不止步于政治决策,也渗透到了家族内部。
李愃作为李昑晚年的独子,本应是王朝的继承人,却成为了他苦难的根源。李昑严苛地要求李愃诵读经典,对他的学业毫不留情,以求他能胜任未来的王位继承者。
随着岁月的流逝,李愃开始感到他的生活与他父亲期望的轨迹渐行渐远。他逃避着那些刻板的学业,沉醉于游戏和华美的花丛之间。对政务的漠视逐渐成为他的日常,他不再对朝政有一丝兴趣。
时间的长河里,李愃对父亲的抗命变得越发明显和激烈。他酗酒成性,这成了他逃避现实的途径。对于朝廷的事务,他不闻不问,对政治细节毫无兴趣。在一次酒醉后,他失控地摧毁了皇宫内一件珍贵的御案。
这次暴举令李昑震怒难平,他决定废黜这个肆意妄为的儿子,将他拘禁在宫中的囚牢里,并立李祘为世孙。
在这个禁锢的时期里,李愃深陷困境,他的自由被剥夺,内心的叛逆与不满更是无法释放。
岁月在囚牢中变得模糊而漫长,他的情绪日渐压抑,尝试着逃离这残酷的现实,但渐渐地发现自己陷入了无边的孤独和无助之中。这些痛苦的经历,使得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愤怒与挣扎。
在那牢房的阴暗角落,李愃逐渐被绝望所吞噬。他不止一次企图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曾经,在一段绝望的日子里,他竟在牢房的一角挖了一个深坑,整日躺卧其中,仿佛已与世界彻底断绝。
李昑见到这一切,心知儿子已是彻底崩溃,无法再承担朝政重任。他心头萌生了一个残忍的想法。
在一夜寒风刺骨的晚上,李昑亲自前往李愃的牢房。扣动沉重的牢门,他面对着狂热的儿子,目光冷漠,没有丝毫的悲悯。
然后,他转身离去,留下了一声冷酷的命令:“把他关进米柜,看他到底能撑多久!”这一决断,像是一个残忍的判决,注定了李愃绝望的命运。
震惊恐惧的侍从们面面相觑,但没人敢违抗英祖的旨意。李昑的手下们开始行动,无声地从宫中搬来了一柜柜的大米。李愃依旧陷入绝望的深渊,对他而言,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在昏暗的牢房中,他的呐喊声,无助而绝望,却在无人耳闻。
终于,大米柜被打开,他被粗暴地推了进去,柜门随即紧闭。黑暗中,李愃的哀嚎声无法被宽恕的沉默所打破,他的呐喊在空荡的空间里回荡。然而,这个惨烈的结局已被冷酷地注定。
李祘,年幼的孙子,眼睁睁目睹这一惨剧。他无法置身事外,但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深深感受到祖父的残忍。昌德宫的氛围似乎凝固了,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不安。徽宁殿内,英祖李昑端坐龙椅之上,面色阴郁,如同压顶的云层。
跪在他面前的是他的孙子李祘,这个年仅11岁的孩子眼中充满了无助和哀求。他哽咽着恳求:“祖父,请你放了我父亲吧……”
李昑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漠,李昑对孙子说:“要么你父亲做世子,要么你做世孙,你选择吧。”
说完没等孙子回答,他就挥手示意侍从将李祘扶起:“你父王朕已经指望不上了,你可以好好努力,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李祘含泪离开殿堂,心中充满绝望。他深知父亲,思悼世子李愃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
李昑就这样,置子于死地,让李愃在黑暗和饥饿中挣扎求生。然而,没有人能从他布下的陷阱中逃脱。在柜中困了整整八天后,李愃最终在绝望中死去。
当李昑再度踏入牢房,命令打开米柜时,浓烈的腐尸气味瞬间扑面而来。李愃的尸体已然肿胀,扭曲变形,宛如一团不堪一看的恐怖景象,惨状触目惊心。
这一幕让李昑脸色苍白,他沉默无言地离开了这个阴暗的地方。心中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悔意和无尽的悲哀。
此刻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已经不仅仅是对李愃的残忍,更是撕毁了整个家族的根基。
无尽的悔恨和绝望笼罩了他,将他深深地困在了自责和懊悔的深渊之中。这个悲剧,将永远成为他生命中无法挥去的污点,使他在晚年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与自责之中。
在李愃的死后,李昑深感悲痛与懊悔,他为李愃举行了悼念仪式,并授予了他思悼世子的称号。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抚平人们心中对这场悲剧的痛苦和愤慨。朝野上下对于李昑这个孽子极为愤怒,但也只能默默忍受,谁也不敢公然反抗,因为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
年幼的李祘亲历了这一切。在李昑逝世后,李祘继承了王位,他的首要任务便是为自己的父亲平反昭雪。
然而,尽管他竭力想要平反父亲的不白之冤,但是那场残忍的悲剧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