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医张锡纯的这个方子,专调慢性盆腔炎,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盆腔炎是指盆腔器官组织受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性病变。其病变过程与侵入病原体的种类、毒性程度、机体的抵抗力有关。临床上可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以慢性盆腔炎为最常见。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1、全身炎症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3、慢性炎症导致盆腔瘀血,患者常有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体征: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条索状的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本病属于中医"带下病"、"癜瘕"、"热入血室"等范围。本病的发生多为正气亏虚,外邪入侵,正虚邪实,虚实兼夹,邪阻胞脉,易致月经不调,难于孕育。
辨证分型为:
脾虚肝郁:少腹胀坠疼痛,腰酸痛,带下色黄白,量略多,头晕目眩,脘闷纳少,便溏,舌淡胖苔黄腻或白腻,脉弦细数。多因肝木克脾土,脾虚肝郁,肝脾失调,气机阻滞伤及任脉带脉而致。
瘕瘕包块:少腹胀满,疼痛,胁肋不舒,舌边瘀点,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妇科检查可扪及盆腔组织增厚,形成包块。多因病邪缠绵日久,反复发作,气聚血凝,积而成块,阻滞经脉而致。
当辨证为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时理冲汤加减可作为首选方理冲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莪术10克,白术克,鸡内金10克,鱼腥草15克,败酱草15克,三棱10克,山药20克。
若肝郁,加柴胡、荔枝核;脾虚盛,加茯苓、薏苡仁;湿盛,加车前子、黄柏。
根据《陕西中医》,1994,(12):550,许学风等报道:运用理冲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收效满意。其中痊愈57例,好转6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5%。处方为:鸡血藤20克,黄芪30克,党参25克,茯苓25克,山药25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25克,白术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牛膝15克,车前子15克,芥穗15克。
肝郁明显者,加香附15克,郁金10克,川楝子20克;腰痛甚者,加续断15克,杜仲15克,小腹发凉者,加炮姜10克,小茴香10克。每于月经净后3天服,每剂分3次服用,日服2次,早晚分服,每月8~10剂,1个月为1个疗程,以5个疗程作为疗效观察时间。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好历害的.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因为中医还没有做到完美变态.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