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发挥专家智库在理论研究、科学决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日,浙江海宁市召开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专家研讨会,指导推动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勤丽,海宁市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专家库专家褚树青、张卫中、虞华君、何义珠等,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张国华,海宁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全体人员,以及各公共文化场馆、镇(街道)文旅条线代表等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参观了图书馆马桥街道分馆、袁花镇文化活动中心、黄湾镇看山楼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化馆火星人企业分馆等文化设施,真切感受了海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整体面貌和建设水平。
在研讨会上,副市长沈勤丽致辞,她指出,自开展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融入海宁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的战略布局,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出实招,按照创建规划,围绕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化改革、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育“四大工程”,在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共富上推动文化先行。并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家的交流,赋予海宁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更专业的力量支撑。
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勤丽致辞
会议举行了海宁市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专家库专家聘任仪式,副市长沈勤丽长为各位专家颁发聘书。
近年来,海宁市依托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排摸,整合资源,根据企业职工文化生活需求,在全市开展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企业输送延伸,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海宁模式”的再一次创新突破。在此基础上,海宁创新开展了职工精神富有指数测评。会议现场,副市长沈勤丽与各位专家共同发布了海宁市职工精神富有指数。
多年来,海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2022年,海宁市获“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评估全省第一,获评“省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拓展先行先试综合试点”考核优秀,“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服务指数”得分位列嘉兴第一、全省第三,同时形成了一批理论创新和制度设计成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海宁市积极寻求公共文化领域内专业力量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为海宁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共同富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海宁市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等进行主旨发言,并结合海宁实际,提出了将部分社会功能移植进图书馆,打造公共服务综合地;创新制度和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探索;创造公共文化服务活力等高质量发展对策。
最后,海宁市文旅体局局长张国华对各位专家为海宁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工作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和指引海宁市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的开展。
同时表示,海宁市将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继续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完善体制机制,积极解决制约海宁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和缺项,在全市范围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工作。
(撰稿 姚玲燕 许圆 摄影 汤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