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以色列居然走到了一起,这确实让人感到有些魔幻。这一事件不仅为我们观察国际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一些被西方精神殖民的“殖人”们感到破防。
最近,“殖人”这个词频繁出现,指的是那些被美国和西方精神殖民的人。他们无条件支持乌克兰的“乌贼”和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鱿鱼”,甚至有人称他们为“大殖子”。这些人并不真正了解乌克兰或以色列,他们只是盲目追随美国的立场。美国支持谁,他们就支持谁;美国反对谁,他们就反对谁。然而,当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和美国反对的俄罗斯走到一起时,这些“殖人”们彻底破防了。
特朗普上台后,撕下了许多虚伪的面具。他直接把桌子底下的事情搬到台面上,这让那些“殖人”们感到无比尴尬。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以色列和俄罗斯的这次合作。
俄罗斯正式邀请以色列参加202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庆典,以色列表示接受,但内塔尼亚胡不会亲自前往,可能会派特使或驻俄大使参加。这一举动在国际舆论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俄罗斯和以色列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形象都比较负面。多数国家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不人道行为,而西方则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然而,美国最近改口,不再称俄罗斯为“入侵者”,这再次显示了国际话语权的双重标准。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东国家,认为俄罗斯敢于反抗西方霸权,甚至将其视为正义力量的代表。
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关系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二战期间,苏联和犹太人在反德问题上曾有过合作。二战后,以色列建国,苏联和俄罗斯通过以色列与西方沟通。然而,在中东地缘政治中,苏联和俄罗斯长期支持中东国家反对以色列,甚至形成了反以阵营。
如今,俄罗斯和以色列走到一起,再次证明了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的结合。叙利亚局势的巨变使得俄罗斯在中东的落脚点岌岌可危,尤其是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两个基地可能难以维持。俄罗斯需要借助以色列的力量来稳住在中东的立足点。
对以色列来说,叙利亚的主要控制力量是沙姆解放组织,其背后有土耳其的支持。以色列要对付沙姆解放组织,土耳其就成了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共同敌人。保住俄罗斯的基地,对以色列有利。甚至有消息称,以色列正在与美国商量,是否保留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
以色列参加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庆典,不仅能获得正面的政治和舆论效果,还能借此机会提升国际形象。近年来,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因巴以冲突受损严重,参加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其站上道德制高点。
对俄罗斯来说,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打击乌克兰境内的新纳粹及其意识形态。通过邀请以色列参加庆典,俄罗斯可以借助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堵住美国和西方的嘴。
总之,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合作是多重利益的混合与取舍。国际关系变化莫测,只有那些被彻底洗脑的“殖人”们才会盲目追随美国和西方的立场。这是我们中国从弱到强崛起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那堪称我们民族的败类和历史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