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受伤这事儿,说起来就挺让人揪心的。昨天还在讨论要不要手术,今天就直接安排上了,这速度,也真是够快的。
手术倒是顺利,结膜缝合,听着就让人觉得眼睛疼。但问题来了,这球是肯定没法打了,常规赛直接报销,附加赛能不能赶上,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思。北京队现在这情况也挺微妙的。赢了还好说,输了可能排名就得往下掉。这最后一场比赛,真是压力山大。要是真打附加赛,没了周琦,内线可就空虚了。本来曾凡博状态就一般,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就怕季后赛走不远啊。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亚洲杯还有好几个月,周琦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时候还能为国效力,这倒是能稍微安慰一下球迷的心。其实,周琦的眼睛早就有点小毛病了。之前和上海队比赛的时候,就有人看到他在场边滴眼药水。
这说明啥?说明他的眼睛一直就没彻底好利索。这次受伤,说不定也是之前的老伤复发。再加上余嘉豪那一下,直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说到这儿,就得说说运动员的伤病问题了。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对身体的损耗是很大的。尤其是像篮球这种对抗激烈的运动,受伤几乎是家常便饭。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能保持健康,真的太不容易了。而且,很多时候,运动员的伤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想想看,一个运动员,为了比赛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因为伤病不得不提前退役,这得多难受啊?这种打击,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关注运动员的健康问题呢?
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俱乐部也好,国家队也好,都应该建立更完善的保障体系,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少受一些伤病困扰。还有,球迷们也应该理性看待运动员的伤病。别动不动就喷人家“玻璃人”,谁也不想受伤啊。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这才是真正的球迷应该做的。说到底,运动员也是人,不是机器。他们也会受伤,也会疲惫。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付出,关心他们的健康。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比赛。仅就这次周琦的受伤事件而言,它更像是一个提醒,一个关于运动员保障,关于体育精神的提醒。当我们为球场上的精彩欢呼时,别忘了,这些精彩背后,是无数汗水和伤痛。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意外”时,是否忽略了长期高压训练带来的身体损耗,以及对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关注?或许,更完善的保障体系,更人性化的训练安排,才能让运动员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