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华夏大地的南方生活着一个叫作“三苗”的强大部落联盟。话说这华夏族历经几代人的奋斗,以尧、舜、禹为首,团结了众多北方部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联盟。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就与南方的三苗展开了连绵不断的争斗。
一开始尧帝时期,他们在丹江流域,就是现在陕西、河南、湖北交界的地方跟三苗打了一仗。虽然赢了,但三苗并没有服气。到了舜帝当家的时候,他亲自率军南下一直打到了洞庭湖边,可战争还是没有彻底结束。直到大禹时期,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华夏族在禹的带领下,终于打败了顽强的三苗部落。
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呢?
大约是公元前3300年到2600年之间,在湖北省京山市有个小山村叫屈家岭。原来,这里曾是一个古老文化的发源地,考古学家们在这片土地上挖掘出了许多秘密。都是五千多年前的人类生活痕迹。这种文化跟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习惯,所以专家们决定给它起名叫“屈家岭文化”。
中国科学院还专门出版了一本叫做《京山屈家岭》的书,详细记录了这些考古发现。而研究发现,屈家岭文化的居民很可能就是史书记载中的三苗族群。他们聪明勤劳在长江流域率先发展起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成为了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一批农耕先民之一。
根据考古学资料显示:大约在四千年前,长江中游地区很多座城市不是被破坏就是被遗弃了。在原来的废墟上,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文化风貌,这就是后来考古学家们发现的“王湾三期文化”。人们在那里建造了祭祀祖先的场所,设立了按照新风格布置的墓葬,新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也开始传播开来。那么结合传说,应该是华夏人群南下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然而,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却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未解之谜。
去年也就是2023年12月,古都洛阳举办了一场重要的考古交流会,会上专门提到了一个叫苏羊遗址的地方。这个苏羊遗址在咱们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的苏羊村,面积可大了足足有63万平方米,就相当于大约9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这地方下面埋藏着厚厚的文化层,最厚的地方超过了5米,记录着很多古老的故事。
这个遗址存续的时间非常长。从最早的仰韶文化时期一直住到了后来的龙山文化时期,这时间跨度差不多有两千多年呢。在河洛地区,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遗址之一。神奇的是在华夏腹地的这里,保存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元素,比如大溪、屈家岭、红山、大汶口等等。
考古学家们通过在遗址壕沟里挖出的各种物品和土壤层次,把这壕沟的“年纪”分成了三个阶段。最早的时候,是在仰韶文化早期快结束那段日子,壕沟就有了,那时候的人们留下了许多陶器碎片,就像我们现在用过的碗碟摔碎了一样。
后来到了仰韶文化的中期后半段,人们觉得原来的壕沟不够用了,就把它加宽了一些。再后来,到了仰韶文化的晚期,那个壕沟可能就不怎么用来防敌人。考古学家们在这个时期的壕沟两边找到了好几处以前住的房子遗址和垃圾坑,里面有大量生产和生活用过的东西。看来原本的防御壕沟被改造利用起来了,变成居住区和日常活动的地方。
更让人费解的是挖出了一个挺特别的坑,大概最长的地方有4米4那么长。他们在里面发现了好多好多的人骨头,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没有整齐的排列方式。
在这个坑的东北角呢,他们专门整理出了一堆头骨,有27个!整个坑里估计至少得有54个头骨,还不算其他的身体骨头。有些地方还发现了很多肢骨放在一起,像是分类堆放的样子,就好比以前人家收拾东西时把同类的东西搁一块儿。
这些骨头经过专家们分析,既有男的也有女的,有中年人,还有小娃娃都已经变成了白白的骨头。专家们还没法准确地说出为啥会有这样一个坑。不过从现场的情况看,有可能是因为过去发生过战争之类的冲突事件。当然啦,具体的原因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才能确定下来。
这废弃的环壕与骇人的尸骨坑相互映照,犹如历史长卷中揭开的暗色篇章,展示了古代先民们面对生存挑战时的坚韧与无奈,也揭示了这片古老腹地多元文化交融的真实写照。历史就像一首绵延不绝的长诗,总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唤醒沉睡的记忆。展示出让人惊叹不已的真相,引领我们在探寻过去中找寻未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