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分区司令员负伤被俘,地主残忍将其铡成三段,萧华大怒派兵复仇

追梦的年 2025-02-08 23:41:51

1938年12月,一封加急电报送到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萧华的案头,他拿起一看,瞬间目眦欲裂——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被地主武装残忍杀害,敌人还丧心病狂地将遗体铡成三段,当真丧尽天良。

萧华当即决定血债血偿,马上亲自制定作战计划,七天后复仇之战就宣告打响。地主武装不过乌合之众,很快被八路军击溃,遗憾的是,在此战中我军没能擒获过匪首孙仲文。

那么,这人不过一地方劣绅,凭何敢跟正规武装作对?他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1938年6月,萧华奉命东进,率部抵达冀鲁边,很快组建八路军抗日挺进纵队并开辟敌后根据地。

此时当地还有几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杨靖远领导的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就是其中佼佼者。

杨靖远是辽宁沈阳人,九一八后,与8位爱国志士一同在皇姑屯炸死了几名日本兵,为躲避追捕,他们逃往北平,换个地区继续推动抗日事业。

此后杨靖远担任过“华北救国总会”执行委员、中共河北省委军委委员,1938年4月被派遣到冀鲁边领导第三十一支队,多次打击日伪、发动群众,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待萧华率主力赶到,冀鲁边进行了一次整编,第三十一支队改为八路军平津支队,杨靖远继续担任司令员。

彼时八路军不断将种子扩散出去,形势一片大好,可也正因如此,引起了蒋介石的忌惮。

国民党高层随即秘密制定“冀鲁联防”计划,老蒋亲自给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发布命令,要求他们南北夹击,一定要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

不过毕竟国难当头,谁也不愿背负挑起摩擦的罪名,鹿钟麟和沈鸿烈都在伺机寻找“棋子”,争取把事情办了,又不用自己背锅。

河北盐山一带的地主孙仲文就极为反动,充当了鹿钟麟的打手。

作为一个劣绅,共产党来到盐山发展时,孙仲文就极为不满,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被清算。但他知道光凭自己奈何不了八路军,就暂时没有动手。

等鹿钟麟拿着“第53游击支队司令”的任命状找到他,并告知“只要你对付八路军,要钱给钱,要枪给枪”后,孙仲文就膨胀了,开始搞起摩擦来。

盐山当时划分为五个区,除孙仲文掌控的第四区外,其余四个区都有党组织,孙仲文决定先拿第五区“开刀”。

7月的一天,孙仲文麾下500余人包围了第五区政府,公然在门口架起机枪,要我方干部离开。

同时,他还让手下在苏基、大赵村、丁村一带挖壕沟修工事,想封锁住八路军的根据地。最可恶的是,一些据理力争的我军干部,被他抓住虐待,还有一些人惨被活埋。

种种罪行,让挺进纵队非常愤怒,强烈要求歼灭孙仲文部。萧华在此时还能保持冷静,准备先做做孙仲文的工作,毕竟对方只是地主,目前算小打小闹,如我方直接出动军队剿灭,性质就不一样了,会落人口实。

孙仲文部队里有不少是农民出身,属于可争取对象,统一抗日战线需要团结各方力量,不宜简单用武力解决。

于是,萧华让相邻的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出面,如能改变孙仲文态度最好,若不成再考虑其他办法。

杨靖远想到目前对方很警惕,太多人过去可能引发误会,就只带着警卫员找到了孙仲文。双方简单握手后,孙仲文揣着明白装糊涂,询问杨靖远的来意。

杨靖远没有指责对方近期做的恶事,先退了一步:如今全国都合作抗日,我这次来也是想与孙司令合作,以往的不快一笔勾销。

孙仲文打个哈哈:“乡亲们信任我,他们出钱出人,只让我保境安民。我对抗日没什么兴趣,只要日本人不来打,我也不去招惹他们。”这是用另一种方式拒绝杨靖远说的合作。

杨靖远也不恼,就向对方提出,必要时希望允许八路军在盐山四区通行。孙仲文最初拒绝,不过在杨靖远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还是点了头。

然而孙仲文这种地主恶绅没什么主见,旁人一怂恿,鹿钟麟再一利诱,他又改变主意。短短几天后,四区要求八路军必须交“过路费”才能通过,无奈之下,杨靖远只好再次找上门。

此时鹿钟麟已经拨来一些枪,孙仲文感觉说话有底气了,便特意搞了场“阅兵”,向杨靖远炫耀武力。孙仲文挑衅地问:我的队伍怎么样?

杨靖远笑笑:不错,很威风,美中不足的是士气看起来不太高。

这的确是孙仲文的一块心病,他用钱招来的人更多是为混口饭吃,根本没那种精气神,他知道八路军治军有方,就问:杨司令,那如何提高士气?

杨靖远回:这好办,孙司令让我讲一段话,就能看到他们士气的提升。

得到同意后,杨靖远走上阅兵台,中气十足地说:各位,本来我们过得好好的,种地的种地,做生意的做生意,是谁把这一切打乱了?

台下齐声回答:是日本鬼子。

“对,日本鬼子侵我国土、毁我家园、抢我财物、辱我妻女、杀我兄弟,这笔帐该不该算?”

台下群情激昂:算!算!算!打日本!

仅仅两个问题,让这支队伍像打了鸡血般,士气为之高涨,可孙仲文却很不高兴。

本来他想通过“军威”来吓阻八路军,没想到却给了杨靖远机会,偏偏杨靖远的话占据民族大义,孙仲文又不敢出言反对,只好站在一旁尴尬。

杨靖远见气氛烘托到位,来到孙仲文身边说:大家的心声如此,孙司令听到了吧?希望孙司令好好考虑,至少不要做为难八路军的事。

孙仲文自然不肯承认,连忙表示之前或许是手下人胡作非为,自己定当严查。杨靖远最后说:谁故意挑拨,最后自己一定会遭殃,希望孙司令言行一致!敲打一番后就离去。

本以为事情能到此结束,但孙仲文起量很小,被这样挤兑一番内心非常愤怒,加上鹿钟麟不断煽风点火,孙仲文就变本加厉针对八路军。

1938年12月4日,杨靖远强忍怒火第三次前去跟孙仲文洽谈,没想到一进门孙仲文就先开腔:姓杨的,赶快把地盘都让出来,不然的话,老子不客气!

屋内两边都站着团丁,这是孙仲文的底气。但杨靖远面不改色质问:孙司令也是炎黄子孙,难道真想做民族罪人?

孙仲文摆明了要撕破脸:别的我不管,姓杨的你不把地盘交出来,今天就别想走。说罢几十个彪形大汉举枪对准杨靖远与随行的陈警卫。

而陈警卫也不示弱,在对方动手之际,以更快的速度闪身到孙仲文身后,举枪顶在其脑门上。

孙仲文平日养尊处优惯了,纯属色厉内荏之人,眼见自己有性命危险,魂都被吓没了,呼喝着让部下都让开,随后讨好似地说:杨司令放心去吧,没有人敢为难你们。

对于这种反复之人,杨靖远信不过,一直挟持到安全地带,才将孙仲文放走。谈判彻底破裂后,杨靖远决定铲除这颗搞摩擦的钉子,召集最近的部队进攻孙仲文的司令部。

可惜队伍中有孙仲文的内应,部队调动时,孙仲文已得知了消息。一场突袭战变成攻坚战,混乱间,杨靖远不幸中弹被俘。

孙仲文将杨靖远抓住后百般折磨,最终为恐吓八路军,故意用铡刀将杨靖远铡成三段,头颅还被挂了起来。

此事让津南军分区上下无比愤怒,萧华获悉后也决定不再忍让,亲自制定作战方案,由周贯五到一线指挥。

面对降维打击,孙仲文的部队很快四散溃逃,他本人乔装打扮了一番竟溜出去了。

不过孙仲文也没高兴多久,他去投奔了同样反共的冀察战区第二路军司令张国基,本以为能借助对方的力量打回去,没想到却丢了性命。

说起来也怪孙仲文自己,他到了别人的地盘还是按照原来的性子生活,趾高气扬的模样让张国基很反感。

而且他为祸一方多年,虽然家被端了,但保留下一些资产,这些财物都被张国基惦记上了。后来孙仲文又跟张国基看上同一个女人,最终被张国基活埋。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