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城区第二文化馆主办的“走中轴线绘古都风貌——第十届春之花绘画作品展”,以描摹中轴线古都风貌为纲,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4月19日,西城区第二文化馆连续举办“中轴线的老照片儿”和“谈中国书画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两场讲座,把中轴线的文化传承与摄影美术相结合,向公众传递古都北京和谐宜居之都的理念。
讲座现场
① 如数家珍| 翻看中轴线上人文旧照
反映北京城历史悠久的载体多种多样,老照片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 通过老照片感知文化变迁,给今人提供更多的灵感、动力和支持。 在讲座“中轴线的老照片儿”中,圆明园管理处研究员、文史学者刘阳通过老照片儿讲述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的变迁,由古至今的演变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中轴线申遗在当下的意义。 这些接地气的见解,通俗易懂,让大家耳目一新。
【主讲人: 刘阳】圆明园管理处研究员,文史学者。
刘阳向观众展示了民国时期拍摄的永定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前门外大街、午门等老照片(资料图),“就拿这张清末的万春亭来说,景山山顶上这座亭子,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最高点,在这里可以俯视全城景色。 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与天安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鼓楼、钟楼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北部终点,是向人们通报时间的机构。 ”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② 涉笔成趣| 如何描绘中轴线景观
如何用绘画诠释再现中轴线文明,让公众多角度理解中轴线文化,也是当代书画家的责任和担当。 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女画家王文英通过“谈中国书画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向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主讲人:王文英】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
梁思成先生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中轴线上的建筑左右对称,前后有序。王文英从绘画的角度,带领观众领略北京城的布局之美以及历史文化。她认为用画笔再现古都北京的风貌遗韵,传承历史文化,延续文脉是书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走中轴线绘古都风貌——第十届春之花绘画作品展”活动分为四大板块。
①“讲·中轴线”邀请文史专家及画家,讲述北京城的文化渊源及传承与保护,北京中轴线构成与布局。
②“走·中轴线”选取起点永定门,中间点景山和终点钟楼,邀请专家现场讲解北京城古建筑及人文风貌。
③“绘·中轴线”邀请画家到中轴线沿线胡同、会馆、故居等实地采风,为创作搜集素材。
④“展·中轴线”于6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琉璃厂一得阁美术馆展出近100幅中轴线主题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