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上午,叶剑英元帅夫人吴博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106岁。
老人家虽然已经谢世,但是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中,有一套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时髦的衣裙,仍然在讲述着吴博的故事。
这套衣裙上衣为丝绸质地,米黄色双线蓝格式样,下装是藏青色毛料制成的“A字裙”,整体做工都很洋气,具有典型的西式服装特征。
衣裙的设计者名叫方卓芬,当年我党南方局的很多女同志都穿过这套衣服,其中就有叶剑英的夫人吴博。
当年也正是在南方局,年轻的吴博邂逅了比她大20岁的叶剑英。


在2009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一位笔名“凌子”的女士提出了一份提案,建议将亚圣孟子诞辰农历四月初二这天,设为中华母亲节。
凌子是著名影片《原野》的导演,她的本名叫叶向真,是叶剑英元帅的二女儿。
叶向真告诉大家,中华民族将萱草花作为母亲花,每当孩子出远门的时候,母亲就会在家里种很多萱草花,当她们想念孩子时,就看看萱草花排解忧思,因此萱草花也被叫做无忧花。
母亲的爱永远是细腻而深沉的,她们不仅爱着自己的孩子,也爱着自己的整个家庭,如此伟大的女性,值得拥有自己的节日。
在提出议案时,叶向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吴博,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勇敢且一直在默默奉献的女性。
吴博是上海青浦人,毕业于吴淞中学,1937年,年仅20岁的吴博抱着抗日救国的信念,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工作。
1939年,因为我党南方局缺少速记员,于是周恩来同志亲自前往安徽云岭新四军军部挑选可用之人。
在经过一番考察后,周恩来从新四军速记训练班要走了两名女同志,跟随他前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其中一个人是支部书记吴博,另一个人名叫方卓芬。

在同行前往重庆的路上,周恩来和二人进行了交流,对她们的业务能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可是当周恩来的目光落在她们穿着整齐的军装上时,却不由得摇了摇头。
“咱们要到大后方去工作,你们穿成这样肯定会引起特务的注意,给你们40块钱做经费,去做几身新衣服喽!”
方卓芬是个擅长做手工的女孩,她在接到周恩来的指令后,拿着这笔钱买了两块好料子,自己剪裁出了两套米黄色双线蓝格上衣,和藏青色的A字裙下装。
衣服做好后,方卓芬将其作为“公用礼服”,供办事处女同志外出社交使用。
方卓芬剪裁的衣服款式十分洋气,当时吴博和南方局的很多女同志,都穿过这套衣服出去社交,国民党特务看她们穿得如此时尚,压根就没把她们当成共产党看待。
就这样,一套时尚的衣裙掩护了同志们暗中开展工作,间接为最后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对于吴博来说,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她的爱情也悄悄降临,1939年,吴博在南方局认识了时任南方局常委的叶剑英。
叶剑英比吴博大了整整20岁,他出身于广东梅州的一个小商人之家,但他从不因为自己身世平平而自卑,少年时便许下宏愿:
“自古英雄多出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凭!”

叶剑英的性格十分刚毅,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叶剑英追随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内担任要职,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佩剑进入蒋介石办公室的人。
但是在发现蒋介石对我党和人民群众下手之后,叶剑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蒋介石,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了广州起义。
吴博的经历虽然没有叶剑英这么精彩,但她也是心中装着祖国的热血青年,她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在20岁的年纪就离家投奔革命了。
在与叶剑英相处的过程中,吴博常常感觉两人灵魂契合,完全可以跨越年龄的鸿沟,叶剑英也对吴博渐生好感。
虽然没有资料记载,吴博是否在叶剑英的面前,穿过那套最能彰显她的风采的衣裙,但我想吴博也许真的穿过,把她最美的模样,展现给这个她既热爱又崇拜的男人。
1940年,在同志们的撮合下,叶剑英和吴博喜结连理。
两人婚后的日子过得很甜蜜,叶剑英曾经亲自下厨,为妻子和战友们做自己最拿手的广东狗肉。
一年后,吴博为叶剑英生下了女儿叶向真,叶向真名字的寓意着父母的信仰:永远向着真理出发!

在叶向真的记忆里,母亲吴博是爱她的,但并不十分管她,叶向真决定的事情,她都很少过问。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吴博一直患有结核病,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她害怕传染给女儿,因此不让叶向真经常靠近她。

叶向真因此与母亲产生了距离感,母女俩不经常交流,所以吴博对女儿的世界不甚了解,也是很正常的。
吴博一生和丈夫叶剑英一样,是为了革命敢于赴死的人,这样坚强的女性,在此后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承受了很多压力。
叶剑英和吴博结婚后总是聚少离多,夫妻间的感情也因为长期异地走向尽头。
1948年末,解放军重重包围北平城,叶剑英在此时抵达房山,准备接手北平事务。
在此期间,叶剑英和华北军大学员李刚结婚,生下了儿子叶选廉和女儿叶文珊。
此时的吴博应该也是很伤心的,但是在伤心的同时,她还是坚强起来,承担起了照顾家庭和女儿责任,叶向真后来是这样回忆母亲的:
“她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
1967年,江青为了扳倒叶剑英,突然派人逮捕了叶剑英的6个子女,将几人分别关押在不同的牢房,叶向真在狱中受到了惊吓,一度连话都不会讲了。
幸好毛主席一直很信任叶剑英,没有给反动派得逞的机会,1970年,毛主席听说叶向真还在监狱里关着后,立刻下令将她放了出来。
叶向真出狱后长时间反应迟钝,说不出话来,这让吴博和叶剑英都十分愧疚,一直在尽力照顾女儿。
叶剑英当时忙于国家大事,因此大部分时间在照顾叶向真的人,应该是她的母亲吴博。
世界上的大多数母亲,都是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女儿的,她们或许不善言辞,但在儿女们遭遇不幸的时候,最心疼的人还是她们。

在子女接连出事之后,吴博为她的家庭付出了很多,宽慰丈夫、安抚子女、照顾幼小的孙子孙女、应付各种难缠的事,让叶剑英能够安心地和反动派作斗争,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年后,反动派的愿望终于落空了,叶剑英没有倒下,叶向真也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在父母的照顾下,叶全真的身体在一年后逐渐康复,后来,她一步步成为中国著名导演、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人民提出了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提议。
如今,有很多城市都在为母亲庆祝节日,她们是那样真诚而热烈地爱着自己的儿女和家庭,人们都说父亲是一座山,可母亲又何尝不是一座高山,和父亲一起为我们遮风挡雨呢?
在上了年纪之后,吴博一直和女儿叶向真一起,在位于北京西山军事科学院的一座清幽的宅院里,母女俩平静地生活着。
2009年,曾有人前去拜访叶向真,他们进屋时,看到客厅里挂满了叶帅的照片,另一边,91岁的吴博正在练习走路,来人小声地询问叶向真:“吴老听得见吗?”

还没等叶向真回答,来人耳边就传来吴博的声音:“我听得见,耳朵好使!”
“哈哈哈哈,91岁了还这么耳聪目明,老人家真是让我们佩服啊!”
“生时山河破碎,去时国泰民安”,106岁高龄的吴博同志,见证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她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后半生她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永远在背后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
人生大起大落,追忆百年风华,吴博同志的一生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有关她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作者:TWYMG
编辑:桢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