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沈从文回到了他二十年没回的湘西老家。他放眼望去,只见眼前清水哗哗地流,想当年,妹妹坐的那条小船,船上她头发花白,眼神迷茫,可现在都不知道漂哪去了。
过了整整两年,有个年轻小伙子,说自己姓莫,悄悄推开了沈家的大门。他跟已经上了年纪的沈从文简单聊了几句,沈从文脑海里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起关于九妹的那些往事。
【兄妹情深,悉心照顾】
沈从文是家中的二哥,他从小就跟九妹沈岳萌关系特别好。正因为心里头对这个小妹妹有着别样的疼爱,所以沈从文对妹妹抱有着特别大的希望。
所以,到了1927年底,他下定决心要干件大事:那就是带着老妈和小妹离开湘西那个穷地方,跟他一块去北平过日子。
那时候,沈从文已经靠写字多年养活了全家人,并且成为了一个专业作家。有了郁达夫、徐志摩这些行业里大佬的帮忙,沈从文的经济情况好了不少,稿费比起以前涨了好几倍。
沈从文现在吃喝不愁了,他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培养幺妹上。在沈从文眼里,幺妹聪明伶俐,爱思考,行为举止文雅得体,他觉得幺妹完全有能力成为像林徽因那样出色的女性。
但这可能只是沈从文自己的想法,他忽略了林家那显赫的背景和优越的条件。林徽因在少女时期,就跟着她父亲游遍了欧洲各国,这些广泛的游学经历,加上她自身的聪明伶俐,让她在民国时期成了大家羡慕的新潮女性。
沈岳萌,大家都叫她幺妹,其实就是个还没摆脱乡下习气,被老一套想法绑住的农村姑娘。要是跟林徽因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但沈从文并没往这方面多想,老话常说,大哥就像爹一样。身为家中老二的他,把最小的妹妹带到北京,无形中也就担起了爹的责任。大多数爹都盼着闺女能有出息,沈从文也是这样,希望妹妹能成大器。
母亲一个人回了老家之后,沈从文心里头揣着个简单美好的想法,他把幺妹带到了大城市上海。他盼着上海这儿的文化氛围能慢慢地影响着幺妹,让她有些变化。
胡适先生帮忙牵线后,小学文凭的沈从文顺利成为了中公学校的一名老师。沈从文当时就一个心愿,那就是在讲课时,能让他的幺妹也在旁边听课。
沈从文一门心思地给幺妹规划未来几年要学的科目,包括数学、法语和英语,还特地找来了顶尖的老师来教她。
说起来,沈从文对幺妹的教育真的是操碎了心,但有时候啊,人就是这样,心里越是想得好,结果往往就越不尽人意。
小妹沈岳萌好像并没按照二哥特意给她铺的路走,和那些无聊的法语比起来,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读爱情小说上。二哥给她的那些小说,她一字一句都看了好多遍,还特别着迷里面的某些爱情故事,整个人都陷进去了。
【因情而痴,因情而疯】
大哥娶了才华横溢的嫂子张兆和后,沈岳萌心里对爱情的期盼就越来越浓了。嫂子张兆和作为过来人,当然能瞧出小姑子这点儿心思,所以她就特别上心地给沈岳萌找合适的对象。
夏云这小伙子闯进了沈岳萌原本安稳的日子,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燕京大学教心理学的老师了。一眼瞅见沈岳萌,夏云就被她那股子青春活力、俏皮劲儿给迷住了。这些,嫂子张兆和都瞧在眼里,心里头就开始琢磨着怎么给这俩人牵牵线。
不过呢,就像花儿不恋枝头,水儿不留情意,虽说夏云对沈岳萌挺有好感,但奇怪的是,幺妹就是没看上他。就这么着,两人的关系没头没尾地结束了。
幺妹到了二十二岁那年,感觉像是撞上了人生里的一道大坎儿,还是个让人心动不已的情劫!
起初,刘祖春那哥们儿给幺妹描绘了好多好多关于甜蜜爱情的美好画面,但遗憾的是,后来这家伙说走就走,成了幺妹心里头一辈子都忘不掉的阴影。
刘祖春原本是个穷困潦倒的小伙子,他听说沈从文因为大力资助家乡那些贫困的孩子上学,在当地出了大名。刘祖春就是冲着这个,特意去找沈从文的。
真没想到,他和幺妹特别合得来,时间一长,两人就有了感情,最后就在一起了。
但人生的惨痛之处,常常在于一瞬之间把心底最珍贵的宝贝给毁了。沈从文压根儿没想过,他眼里那个端庄得体的幺妹,其实是个十足的“爱情至上者”。自打跟刘祖春谈上恋爱,她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浪漫小世界,把读书、出国深造、当社会名人的梦想全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沈从文给幺妹规划的前进道路眼看就要全垮了,至于刘祖春嘛,他跟沈从文有得一拼,心里头也给自个儿对象描绘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自个儿能拿主意的现代女性模样。
但是,沈岳萌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摆布的“傀儡”,现在的她和很多青春期的女孩子没啥两样,迷迷糊糊地沉浸在对将来爱情的憧憬里。
这样一来,长时间的打交道让他和沈岳萌之间有了条没法跨过的深沟。在刘祖春心里,曾经那个被视为“文豪妹妹”的优雅女子形象,眨眼间就全没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刘祖春直接上了抗日前线,没打招呼就走了。这事儿成了沈岳萌心里一辈子的伤痕。本来,她以为自己会过上相夫教子的日子,可这一走,她的希望全没了,慢慢地,沈岳萌的生活也就跟普通人越走越远了。
【爱情破碎,心理重创】
打那以后,沈岳萌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想法和做法都跟以前大不一样,变得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那时候国家正面临大难,到处都乱糟糟的,老百姓的日子突然就变得特别难熬。沈家也是一样的,生活太艰难了,逼得沈从文两口子得仔细盘算着过日子,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关键地方!
这时候,沈岳萌变得特别大方,家里的粮食、东西老是不见踪影。后来沈从文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幺妹把那些东西都拿去给了街上的乞丐。
这时候的沈从文压根没察觉到,幺妹心里头出了大问题。要是之前那个心理学专家夏云还跟沈家保持联系,他肯定会直接跟沈家人说,幺妹这是得了那种情绪忽高忽低的病,专业点讲就是双向情感障碍综合症!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个人感情经历巨大转折之后,人会不自觉地变得坚强起来,心里头总想着去帮别人一把,好得到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找寻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那时候,沈从文压根儿不了解心理学,只是一股脑儿地怪幺妹不明事理,乱来一气!这样一来,本就心理有问题的沈岳萌,又被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朝着精神错乱的方向又迈近了一步!
但是,为了帮幺妹走出失恋的阴影,沈从文帮她谋了个差事,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每天忙忙碌碌,和同事打交道,幺妹的心情慢慢好了点。可偏偏这时候,她的闺房被翻了个底朝天,啥都不剩了,这事儿就成了让她彻底崩溃的导火索。
抗战那会儿,日军飞机把学校炸了的同一天,沈家也遭到了抢掠。沈岳萌把对爱情的期盼、对自己的誓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全藏在了她那间小屋子里。可眼下,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她实在受不了这生活的苦楚和命运的捉弄。最后,她扯着嗓子大喊大叫了一通,之后,就成了大家眼里的疯子。
【疯癫余生,死于饥荒】
后来,沈岳萌经常以一副邋遢模样出现在街头,头发乱糟糟,衣服也不整齐。她嘴里老是咕哝些乱七八糟的话,先是蹦出一句“阿弥陀佛”,接着又掺杂几句半生不熟的英文,一会儿嘿嘿傻笑,一会儿又突然放声大哭,让人摸不着头脑。
看到幺妹变得精神失常,沈从文心里头特别自责,要是早知道会变成这样,他压根儿就不会把她从湘西带出来。
可是没办法,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手头不宽裕,沈从文最终决定把幺妹送回老家,让大哥和六弟来帮忙照看。
幺妹一踏进家门,大哥沈云麓看到她那疯疯癫癫的样子,立马对着沈从文就是一顿严厉的责备。这事一出,整个沈家都陷入了深深的安静和难过里。
沈家人做梦也没想到,沈岳萌在家里呆了短短两三个月之后,居然就悄悄跑出门了。后来,她在外面流浪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叫莫士进的泥瓦匠。这家伙看起来傻傻的,挺老实的,因为家里穷,都过了三十岁还没娶上媳妇。
说不定是命运的安排,又或者是前世就有的缘分,莫士进那朴实的一笑,给四处漂泊的沈岳萌带来了极大的心里安慰。就这样,两人悄悄决定了要共度一生,生活在了一块儿。没多久,他们的孩子莫自来来到了这个世界。
俩苦哈哈的家伙老是划着条小船,在湘西的河网里来回忙活,就靠捕鱼过日子。
那段时间,住在岸边的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面容消瘦、满头白发的老渔婆。她一会儿念叨着阿弥陀佛,一会儿又换成了英文,坐在一条破破烂烂的小船上,来得很快,走得也很急。
没过多久,湘西地区就闹起了饥荒,幺妹这个苦命的人也没能躲过这一劫,最终在这次灾难里被饿死了,结束了她那仅仅四十五年的坎坷人生。
莫自来费了好大劲推开沈家那扇沉甸甸的大门,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了拍伯父沈从文的肩。这时候,他和九妹的点点滴滴开始在脑海里翻腾,心里头一酸,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结语】
沈岳萌就像是旧社会里众多思想受限女性的代表,小时候,她被家里人疼得跟宝贝似的,年纪轻轻就念了好书,还有过帅气有为的小伙子追求她。但这些好事儿,却没能让沈岳萌挣脱内心的束缚。她一辈子都在迎合别人的期望,自己给自己挖了个爱情的坑,跳进去就出不来了。
沈从文这一辈子挺坎坷的。因为他的大意和想法不够开阔,对九妹特别多的关心,没想到却成了九妹心里的重担。这样一来二去,最后也让九妹的一辈子过得挺凄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