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寒潮枝条冻伤,草帘覆盖技巧,五年经验,北方越冬方案
在北方的一些田园里啊,每到冬天就是果农们最头疼的时候。就拿桑葚来说吧,这可是个好东西,小小的果实酸酸甜甜的,在夏天的时候,那一片片桑葚树,挂满了紫莹莹的果子,看着就诱人。可是啊,冬天的寒潮就像个不讲理的恶魔,一上来就会把桑葚树的枝条冻伤。
我就听昌平那边的草莓种植户王师傅说过,虽然他种的是草莓,可是在一些抵御寒潮的观念上和桑葚有点相似。他说他之前种草莓的时候啊,没太把早冬的寒潮当回事儿。就想着自己的草莓地儿地势还比较高,通风好,觉得能扛一扛。结果啊,一场没预料到的寒潮过后,不少草莓苗都冻得蔫蔫的,叶子都耷拉下来了,整个园子看起来没精打采的。这桑葚树也是一样的,你要是瞧见那些被寒潮冻伤的桑葚树,那枝条上好多小枝尖都干巴巴地黑了,就像被火烧过一样,特别可怜。
咱先聊聊桑葚树这个农作物的特点。桑葚这东西吧,适应能力还算可以,但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对温度的要求就特别苛刻了。它的根比较浅,在特别寒冷或者土壤湿度太大的时候,很容易被冻坏。而且桑葚树的品种也有不同,像桑叶枣、白玉王桑葚、长果桑、黑珍珠桑葚和八月炸桑葚。白玉王桑葚果实大,颜色白里透着点红,甜度很高,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它就需要更多的保护;桑叶枣呢,果实小一点,但是抗寒性相对来说比白玉王要好些;长果桑个头长长的,在南方的温暖地区长得特别好,不过到了北方,冬季没有好好保护的话,也很容易受损;黑珍珠桑葚黑得发亮,味道也很鲜美,可它在北方过冬就得操很多心;八月炸桑葚是夏末秋初成熟的品种,在北方,它得在寒潮来临之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农场的实际种植中,我发现啊,不同地形、地貌的地方,桑葚树受冻害的程度也不一样。就拿我们这儿的华北地区来说吧,在山脚下种的桑葚树,比山顶上的受冻害程度要轻一些。你想啊,山脚下稍微暖和一些,风也小点儿。而山顶上,那寒潮一来,风呼呼地吹,桑葚树的枝条被刮得东倒西歪,受伤就严重多了。
那桑葚树怎么抵抗寒潮呢?其中草帘覆盖可是个好办法。这里面也有些讲究。比如说,你得在寒潮来的前3天就开始准备。先把果园或者田园打扫干净,别留下一些枯枝落叶,不然一吹就到处乱跑,还容易把火给引起来。然后呢,把草帘准备好,这草帘啊,不能太薄,太薄的抵挡不了多少寒风。
这时候啊,我就想起一个网友跟我分享的故事。他在农村自留地里种了些桑葚树,那是南方和北方交界的地方,气候比较复杂。他之前试过用塑料薄膜覆盖,结果湿气在下面聚集,时间一长,桑葚树的枝条反而发霉腐烂了。后来他听老辈人说用草帘覆盖,就试了试。在寒潮来临前的7天,他就早早地把草帘往树枝上一盖。这草帘盖的时候也不能乱盖,得把树冠都给包得严严实实的。他还发现,把不同品种的桑葚树围在一起,像把白玉王桑葚和桑叶枣种在一起,用草帘覆盖起来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白玉王桑葚比较高大,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抗寒性稍弱的桑叶枣挡风。
如果是已经冻伤的枝条怎么办呢?这可不能心急。在寒潮过去后的15天里,你得仔细检查树枝。对于那些只是部分冻伤的枝条,要把冻伤的部分修剪掉。这修剪的时候啊,得拿个锋利的剪刀,在冻伤的地方下面一点,干脆利落地剪掉。然后呢,给树施一些有机肥,在华北地区,你可以找一些草木灰,撒在树根周围,这草木灰既能当肥料,又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在北方的平原地区,土壤比较肥沃但也比较容易积水,这对桑葚树的生长也不太好。在寒潮季之前一个月,可以把周围的土壤稍微弄松一点,增加透气性。这就好像给桑葚树的根部做个“深呼吸”,让它们能更好地储存能量来抵御寒潮。
再说说不同品种间的对比吧。除了刚刚提到的几个,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桑葚品种叫火桑果桑葚。它的果实是火红色的,味道很浓郁,但是这个品种到了北方,得小心它对低温的适应性。和白玉王桑葚比起来,白玉王桑葚树在经过良好的草帘覆盖和冬季保养后,来年恢复得会更快些。长果桑在果实发育期的时候,如果遇到寒潮,那损失可不小,而黑珍珠桑葚如果是种在山区的斜坡上,斜坡能起到一定的阻挡寒潮的作用,和在平原上种的情况又不一样。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注意树和树之间的距离。如果种得太密了,在寒潮来的时候,寒风在树木之间穿梭,没有缓冲的空间,树枝就很容易被刮断或者冻伤。像在我们乡下的一些小果园,以前种的太密,寒潮来的时候就损失惨重。后来经过调整,树与树之间保持了合适的距离,情况就好多了。
其实啊,这些经验都是果农们年复一年在北方这土地上,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对于桑葚树越冬这个事儿,虽然有这些办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就比如怎么根据每年的气候预测来调整覆盖的厚度和方式呢?这个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北方种桑葚树,除了草帘覆盖,还可以从哪个方面着手去更好地应对寒潮呢?希望大家能够踊跃讨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