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该聚焦“和平协议”的美乌元首会晤,最终演变成白宫历史上罕见的公开争吵!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谈在激烈争执中草草收场,联合发布会取消、矿产协议流产,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直接炮轰泽连斯基“不尊重美国”,要求其“准备好实现和平时再回来”。这场外交闹剧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与政治角力?
"不尊重美国的骗子"据现场记者描述,双方在椭圆形办公室的对话火药味十足。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拿第三次世界大战当赌注”,并抱怨乌克兰在谈判中过度依赖美国支持,试图借此占据优势。而泽连斯基则强硬回击,强调乌克兰需要“安全保障”作为停火前提,并公开质疑美国对俄罗斯的温和态度。美方副总统万斯更是火上浇油,称泽连斯基的公开反驳是对美国的“不敬行为”。
这场争吵的核心,实为一份争议巨大的“美乌矿产协议”。美方要求乌克兰以50%的矿产资源未来收益换取美国投资,用于支持其人工智能和军事产业,但协议中却对乌方最关心的“安全保障”只字未提。泽连斯基直言,美国“不应只盯着资源获利”,而特朗普则反呛乌克兰“不懂感恩”,称其处境艰难却仍“无牌可打”。
和平还是利益?美乌关系陷僵局特朗普的“和平愿景”看似宏大,实则暗含战略算计。他一边宣称“不想给乌克兰优势,只要和平”,一边推动矿产协议以攫取资源;一边施压乌克兰停火,一边拒绝承诺军事保护。泽连斯基的愤怒,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若妥协则丧失主权,若强硬则可能被抛弃。
“美国这是既要当救世主,又要做吸血鬼?”“泽连斯基硬气一回,结果被赶出白宫?”“资源协议签了就是卖国,不签就是‘不尊重’,乌克兰太难!”
这场闹剧暴露的不仅是美乌裂痕,更是国际政治中赤裸裸的利益法则。当“和平”沦为筹码,小国的命运便注定在强权的夹缝中飘摇。而特朗普的“推特治国”风格,再次让世界见识了什么叫“外交如戏,全靠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