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第二位去世的元帅,在家中含冤病逝,如今儿女也很

小西饭体育日记 2024-12-02 04:22:27

引言:

1969年的初夏,北京一处庭院内,73岁的开国元帅贺龙含恨离世。这位从"两把菜刀闹革命"起家,历经南昌起义、湘西起义,在抗日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将领,最终未能逃过"文革"浩劫的无情摧残。作为十大元帅中第二位离世的元帅,他的离去让毛主席也感叹"贺龙的问题搞错了,我要负责"。然而,历史终究还了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一个公道。如今,他的四个子女皆成国之栋梁:长女贺捷生荣获少将军衔,次女贺晓明致力体育事业发展,三女贺黎明投身民族贸易事业,幼子贺鹏飞更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为父亲的革命事业续写新的篇章。

大纲:

一、从农民到将军:贺龙的革命之路

湖南桑植人,5年私塾后辍学务农

1916年组建首支农民武装

参加北伐战争,由三民主义信仰转向共产主义

领导南昌起义、湘西起义,成为毛主席的坚定追随者

二、开国元帅的丰功伟绩

抗日战争时期在晋西北战场的卓越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三、文革期间的悲惨遭遇

遭"造反派"无理关押迫害

狱中遭受非人道对待,饮食中被故意添加大量白糖

1969年6月9日在家中含冤病逝,终年73岁

成为十大元帅中第二位去世的元帅

四、贺家后人的杰出成就

长女贺捷生获授少将军衔

次女贺晓明担任贺龙体育基金会主席

三女贺黎明任贺龙体育基金会副主席、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

幼子贺鹏飞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开国十大元帅第二位去世的元帅, 在家中含冤病逝, 如今儿女也很牛

1969年的初夏,北京一处庭院内,73岁的开国元帅贺龙含恨离世。这位从"两把菜刀闹革命"起家,历经南昌起义、湘西起义,在抗日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将领,最终未能逃过"文革"浩劫的无情摧残。作为十大元帅中第二位离世的元帅,他的离去让毛主席也感叹"贺龙的问题搞错了,我要负责"。然而,历史终究还了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一个公道。如今,他的四个子女皆成国之栋梁:长女贺捷生荣获少将军衔,次女贺晓明致力体育事业发展,三女贺黎明投身民族贸易事业,幼子贺鹏飞更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为父亲的革命事业续写新的篇章。

菜刀起家 铸就革命丰碑

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贫困的环境迫使他在上了五年私塾后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但这并未阻挡他追求进步的脚步。

年少的贺龙目睹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在那个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年代,他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开始了反抗当地地主势力的斗争。

1916年,二十岁出头的贺龙带领十几名农民,用两把菜刀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这支仅有十几人的农民武装,就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

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贺龙率领这支小小的队伍四处征战。通过不断的战斗和发展,他把这支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上万人的规模。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贺龙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他高举"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很快就成为北伐军中的一员猛将。

在追寻革命真理的道路上,贺龙的信仰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最初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他逐渐认识到共产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贺龙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将自己辛苦打下的部队交给了中国共产党,并以起义军总指挥的身份,领导了这场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后,贺龙并未因失败而气馁。他总结经验教训,再次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西起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他与任弼时一道指挥红军,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

这一时期,贺龙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善于运用游击战术,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多次带领部队突出重围。

贺龙的军事才能和革命热情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赏识。从此,他成为了毛主席最坚定的追随者和拥护者之一,在革命队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段革命生涯中,贺龙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他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带领部队转战千里。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叱咤风云的革命将领,贺龙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戎马生涯 守卫山河正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来到了晋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为游击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贺龙带领部队在这片土地上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游击战。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采取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等战术,让日军疲于奔命。

在一次战斗中,贺龙指挥部队伏击了日军的一支运输队。这支运输队携带着大量军需物资,是日军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补给线。

贺龙的部队经过周密的计划,在道路两侧的山坡上设下埋伏。当日军运输队进入伏击圈后,贺龙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展开了猛烈攻击。

这场战斗让日军损失惨重,不仅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还打断了敌人的补给线。从此,日军对贺龙部队的名字闻风丧胆。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贺龙的部队在晋西北地区站稳了脚跟。他们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

在根据地内,贺龙不仅注重军事斗争,还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他带领部队和群众一起开荒种地,建立了自给自足的后勤保障体系。

贺龙的部队经常深入敌后,打击日军的据点和交通线。他们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像游鱼一样在敌人的防线中穿梭。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把目光投向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担任体育部门领导期间,贺龙大力推动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他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体育工作方针。

贺龙多次强调体育事业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他组织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体育比赛,推动了competitive sports的发展。

在贺龙的努力下,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为培养体育人才、建设体育设施投入了大量心血。

贺龙还特别重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他提倡把体育运动和工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让体育真正服务于人民大众。

在他的推动下,各种体育设施不断建设完善。运动场、体育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

这位昔日的战场将军,用同样的魄力和担当投身和平建设。他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浩劫 英魂含恨西去

1966年的夏天,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开始了。贺龙作为开国元帅,却未能幸免于难。

造反派把贺龙打成了"叛徒"、"特务"。他们翻出了贺龙早年在湘西起义时期的一些历史问题,对他进行无端指责。

红卫兵闯入贺龙的家中,将他珍藏多年的文件、照片和军事资料全部抄走。这些记录着他一生战斗历程的珍贵物品,从此下落不明。

贺龙被关押在北京西郊一处偏僻的院落里。这位曾经驰骋沙场的元帅,被剥夺了人身自由,还要忍受批斗和侮辱。

在关押期间,贺龙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他原本就患有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情加重。

看守人员不让他吃药,甚至连最基本的医疗护理都被剥夺。这种非人道的待遇,让这位73岁的老人饱受折磨。

1969年6月的一天,贺龙的病情突然恶化。看守人员迟迟不肯送医,导致最佳抢救时间被耽误。

就这样,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元帅,在孤寂中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被火化后,骨灰也未能得到妥善安置。

贺龙的家人也未能幸免于难。他的妻子薛明被关押审查,四个子女也都受到牵连。

贺龙的大女儿贺捷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这位曾经在外交系统工作的干部,不得不放下笔杆子拿起锄头。

次女贺晓明原本在体育系统工作,却被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她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四处躲藏。

三女贺黎明和幼子贺鹏飞也都受到株连。他们被剥夺了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整整七年,贺龙的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他们才重获自由。

1978年,中共中央为贺龙平反昭雪。这位功勋卓著的元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历史评价。

在平反大会上,毛主席亲自承认:"贺龙的问题搞错了,我要负责。"这句话,为贺龙一生的功过是非,画上了一个句号。

荣光传承 子女建功立业

贺龙的四个子女没有被昔日的磨难打倒。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长女贺捷生凭借着过人的外交才能,在外交战线上屡建奇功。她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国际谈判,为国家利益据理力争。

1988年,贺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位元帅的女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不愧是将门虎女。

次女贺晓明继承了父亲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她投身体育管理工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贺晓明的推动下,中国体育界逐步与国际接轨。她参与组织了多次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

三女贺黎明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她投身民族贸易事业,致力于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

在贺黎明的努力下,许多中国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她为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幼子贺鹏飞则继承了父亲的从军传统。他从基层军官做起,一步步在海军系统中成长。

通过不懈努力,贺鹏飞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指挥官。他在南海维权、反海盗等重大任务中表现出色。

2019年,贺鹏飞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这是对他多年来为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最好褒奖。

贺家四个子女的成就,不仅是对父亲的最好纪念,也展现了新时代军人后代的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父辈的遗志。

在重大场合,贺家子女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纪念活动。他们向后人讲述父亲的革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贺龙的故居如今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众多群众前来参观,缅怀这位功勋卓著的革命先辈。

在湖南桑植,贺龙纪念馆中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文物见证着一代元帅的传奇人生。

时光流逝,贺龙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依然在后人心中传承。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进。

0 阅读: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