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纬国抓住交通员,识破郭汝瑰身份,他给老蒋的报告被谁截留了?

优雅的奶酪 2025-02-20 08:00:05

郭汝瑰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要是把他的人生经历拍成电视剧的话,那精彩程度绝对是要超过《潜伏》、《悬崖》、《风筝》以及《伪装者》这些大家都熟知的精彩谍战剧呢。他的故事里想必有着诸多扣人心弦的情节、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真要是搬上荧幕,肯定能吸引无数观众,成为一部超级精彩的剧集。

郭汝瑰有着极为传奇的经历,他长期潜伏在蒋军的高层之中。在这期间,他不断地遭到怀疑,被人屡屡举报,情况可谓十分惊险。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每一次面临这样的危机,他都能够安然无恙地顺利过关。哪怕是蒋纬国亲自向蒋介石举报他,都没能起到什么作用,他依旧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应对能力,在如此复杂危险的环境中继续潜伏下去,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在蒋纬国口述,刘凤翰整理的口述自传的第四章《保密防谍》里面,蒋纬国当时可是带着愤愤的情绪讲了这么一件事。他说,在郭汝瑰担任徐州剿总参谋长的时候,他曾针对郭汝瑰的情况写了一份状子去告发人家呢。可谁能想到啊,在本部负责接收这份报告的人,居然没有把这份报告送到蒋介石也就是蒋纬国的父亲那里去,就因为这样,蒋介石压根儿就没看到那份关于郭汝瑰的报告呢。而且啊,蒋纬国还提到,他也曾写了状子去告发刘斐呢。

蒋纬国呢,是个装甲兵上校军官的身份。那大家可能就会疑惑了,他怎么会有像间谍那种敏锐的嗅觉呢?这事儿啊,就得从他和戴笠之间的关系开始讲起啦。不过呢,在详细说他举报郭汝瑰这件事之前,咱们先来瞧瞧杜聿明和郭汝瑰重逢之后的一段挺有意思的对话内容哦。杜聿明当时就对着郭汝瑰说:“郭汝瑰郭汝瑰,想当年咱们吃败仗那可都是因为你,都吃在你手里咯。”郭汝瑰听了就回应道:“各为其主嘛,那你这是从哪儿得到的这个消息?”杜聿明就回答说:“是从山东那边得来的消息呢。”郭汝瑰接着又问:“那这人到底是谁?”杜聿明却表示:“这可算是个秘密哦,不能告诉你。”郭汝瑰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既然这样,那你为啥当初不告发我呢?”杜聿明这才说道:“其实是告过的,只是没起到啥作用罢了。”

有这么一件事儿,杜聿明去状告郭汝瑰,不过最后也没个啥结果,文强对这事儿是清楚明白的。文强这人可不简单呐,他曾经担任过军统东北区区长,还在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当过中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妥妥的一个中将特务。在他的口述自传以及《文强传》里,都提到了这件关于杜聿明和郭汝瑰的事儿呢。当时啊,杜聿明原本是打算在极其保密的状态下开始进行撤退行动的。所以呢,在南京开会的时候,哪怕是面对那个他心里头怀疑“通共”的作战厅长郭汝瑰,他都没把这撤退的事儿给说出来。可谁能想到,就在杜聿明28日晚要离开南京之前,南京方面的一些机关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居然抢先一步就通知了在徐州的各个有关部门,让他们开始撤退。这消息一下子就泄露出去了,结果弄得人心惶惶,乱成了一锅粥啊。

在当时那个时候,担任参谋长一职的舒世存,是受杜聿明的委派前往南京,去给蒋介石汇报相关事宜的。等他完成任务从南京回来后,就把一个情况告知了文强。舒世存说:“在老头子交代某一计划的时候,他连作战厅长郭汝瑰都信不过呢,还特意找了个借口,把郭汝瑰给支开了,才去讲那个计划的事儿。”

有这么几个人,像蒋纬国、杜聿明,都曾向蒋介石反映过一些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干过这事儿,这人就是刘斐。刘斐曾经担任过军令部第一厅的中将厅长,还当过军政部次长以及参谋次长呢。他也向老蒋举报了郭汝瑰,觉得郭汝瑰有问题。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老蒋对这举报根本就没当回事儿,就好像在说:“你说他是卧底,哼,他还说你是卧底呢,你们俩,别在这儿吵吵嚷嚷的啦,还是都安下心来,齐心协力地帮我好好搞作战计划才是正经事儿呢!”

接下来就出现了特别搞笑的一幕哦。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彼此都不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呢。然后,这两人居然还一起在那儿给老蒋拟定各大战役的计划。并且呢,他俩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都在盘算着,要怎样才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地下的渠道,把拟定好的计划给送出去。

在1947年3月5日这一天,郭汝瑰正式担任起了国防部第三厅也就是作战厅的厅长一职。时间来到当年的5月12日晚上,郭汝瑰与陈诚、刘斐、侯腾等人一同被召集到了蒋介石的官邸,此行的目的呢,是要对山东战场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报以及深入研究。经过一番商讨之后,蒋介石最终做出了决定:安排汤恩伯兵团去执行攻占莒城、沂水的任务,在完成这一步之后呢,还要继续进攻蒋峪、临朐;让欧震兵团负责对南麻展开攻击行动;而王敬久兵团呢,则要去攻击博山。

就在当天晚上,郭汝瑰回到家以后,一刻都没耽搁,立刻就把蒋介石所做出的那一套作战部署,完完整整地向任廉儒讲述了一番。这里得说一下任廉儒,他也是一位相当传奇的特工呢,就连在解放初期的时候,他的真实身份都没有公开过。郭汝瑰在讲述作战部署的过程中,还特别着重地提到,一定要重视归汤恩伯兵团所管辖的整编七十四师,特意对这一点进行了强调。

你所描述的内容存在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张克侠、何基沣是在淮海战役中基于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正确判断而毅然率部起义的,这是他们自身为了正义、为了人民所做出的英勇抉择和伟大贡献,和郭汝瑰并无关系呢。而郭汝瑰在隐蔽战线上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身处国民党高层却为中共提供关键情报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被人民解放军成功歼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这都是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取得的重大战果。所以需要依据准确的史实来进行正确表述哦,不能进行错误的关联和解读。

在郭汝瑰担任徐州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期间,他和驻徐州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之间的交往那可是相当密切呢。那个时候,张克侠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没办法直接去掌控部队哦。后来呢,是任廉儒把董必武的指示传达给了郭汝瑰,这指示的内容就是要郭汝瑰想办法去把张克侠调任为徐州城防司令。

话说在当时啊,有这么几个人可让蒋介石那边头疼不已呢。其中有个叫刘斐的,就已经够让老蒋那边不好应付的啦。结果呢,又多了一个郭汝瑰,这两人可都不简单呐。而且,老蒋身边还有一个速记员呢,这三位那可是各有各的办法,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悄悄地把情报给传递出去哦。您想啊,老蒋那边好多作战计划呢,往往是这边还没等老蒋自己亲眼看到呢,那些情报就已经被这几位通过不同渠道给送到延安或者西柏坡去啦,这可真是让老蒋那边防不胜防。

郭汝瑰可是向我方传递出了大量极为重要的情报,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像顾祝同、陈诚这些国民党的高层人物,居然对郭汝瑰没有丝毫的怀疑。后来呢,他们还编写了一本叫《百战军魂》的书,在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有一位郭汝瑰将军,他可是黄埔军校的嫡系出身呢,不但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过,还在陆军大学深造过,深受陈诚将军(陈诚字辞修)的特别赏识与倚重。在当时的情况下,郭汝瑰将军带着被视为最后本钱的七十二军,在泸州(准确来说应该是宜宾)的阵前做出了一个重大举动,那就是“归队”,而这一举动可不得了,直接就把国民党军队的最后布置给瓦解了,同时也让国军的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下去。

顾祝同和陈诚对郭汝瑰毫不怀疑,这主要是因为郭汝瑰能力极为出众。而杜聿明呢,虽说心里对郭汝瑰有所怀疑,可那也没办法,毕竟他并没有掌握什么真凭实据来证实自己的怀疑。再看蒋纬国,他可是对郭汝瑰展开了调查呢,而且还已经掌握了确凿无疑的证据,可让人奇怪的是,即便这样,为什么他还是没办法扳倒郭汝瑰呢?

蒋纬国曾有过这样一段回忆,那时他身处徐州,留意到一个情况,就是经常会有地下党人员来到徐州开展活动。而他手下的谍报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成功地盯住了其中一位地下党交通员,并且经过一番侦察和了解,将这名地下党交通员在进行接头联络时所使用的密语、暗号以及特定的手势等相关信息都给掌握得一清二楚了。

大家知道吗?有这么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儿。有一个装甲兵上校,这人可不得了啊,他居然自己手底下养着谍报人员呢,而且胆子大得很,竟敢对中将厅长采取行动。这就不禁让人纳闷了,到底是谁给了蒋纬国如此大的权力,让他有这样的胆子去做这些事儿呢?要是咱们仔细去看看他的口述自传,就会从中发现一些端倪。原来啊,他和戴笠之间的关系那是相当密切呢。他自己就曾说过:“在当年的时候,我可是有着特殊的联络渠道哦,是能直接和戴笠取得联系的呢。当时我的职务是装甲兵司令部驻上海的代表。我在上海那边经营的间谍网可以说是相当有深度的哦。只要稍微察觉到一点点可疑的蛛丝马迹,我立马就会派人去暗中盯梢。要是发现对方有什么行动的话,那就直接动手抓人啦。我用的那些人呢,可都是当地的地头蛇,而且他们还都是帮会里的人呢。”从这些自述当中,也就能大概明白他当时行事的一些情况啦。

在戴笠离世之后,整个情报系统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局面。面对这样的状况,蒋纬国挺身而出,他来到自己父亲跟前说道:“父亲,我这儿有一整套完备的情报网呢。您看能不能指定个人来接手它,到时候我把这整套情报网全都交给哥哥,您觉得这样安排行不行呢?”

蒋纬国在回忆相关事情时,语气里满是骄傲。他说道,当时父亲回应了一声“那好”,随后便把整套情报网都交给了哥哥,自那之后,这套情报网就由哥哥全权掌握起来了。而对于哥哥之后又把相关事务交给了什么人,蒋纬国表示自己都没有去过问。他还提到,父亲之所以喜欢自己,就是因为他有着不与人相争的品性。

他让胡宗南去抓人,所给出的理由其实挺简单的。他是这么说的:“我手上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可你瞧瞧这两个青年,那可都是相当优秀的,而且还是大学生呢。他们主动表示愿意正式投身到军人这个行列当中来,然而呢,却又不希望下到部队基层去。并且啊,就这么一直跟在你胡宗南的身旁,这么多年过去了,也只是担任一个上尉的职务。可即便如此,他们做起事情来还那么勤快,表现得特别有兴趣。你说说,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啥呢?”

话说,杜聿明也曾对老蒋讲过类似这样的一番话呢。他是这么说的:“您瞧瞧那郭汝瑰,都已经是个堂堂的中将啦,可他住的房子居然还是租来的,就连家里的沙发那都是破破旧旧的。就凭这些,我敢断定,他肯定就是地下党啊!”

到了这个时候,咱们就能够弄明白蒋介石不抓郭汝瑰的真正缘由啦。你想啊,蒋介石手底下那些学生还有手下的人呢,一个个全都是贪得无厌、腐败不堪,而且还没什么真本事,干啥啥不行。在这样一群人当中,好不容易才冒出一个郭汝瑰,这人既清正廉洁,又特别有能力,相当出众呢。结果呢,这时候却有人跑来说郭汝瑰是卧底。这可让蒋介石犯难了,要是真把郭汝瑰抓了,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身边的人都是些贪腐无能之辈,就这么一个好的还成了卧底,这得多丢人呐,他这老脸可往哪儿放去哟。

蒋介石出于不想自打嘴巴的缘故,对于杜聿明的相关举报全然当作没听见、没看见一般,根本不予理会。那么不禁要问了,要是蒋纬国所写的报告递到了蒋介石的手上,最终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这着实让人有些好奇。

那么这时候就有这样一些疑问出现了:蒋纬国其实是有不少和他父亲见面的机会,按常理来说,如果有情况他是可以反映的,可为什么后来他却没有接着去进行举报相关的事情呢?还有啊,他给蒋介石所打的那份报告,到底是被参谋本部里的哪个人给截留下来了呢?这一系列的情况确实让人觉得有些费解。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