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高温高危,京研机器人在新疆油田“上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9 22:16:18

4月29日,记者从“‘机器人+能源’协同创新守护安全 多方联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上获悉,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与昆仑数智联合推出的新型防爆巡检机器人已于近日在油田“上岗”,今年预计将有近百台机器人陆续在多个油田投入使用。

在新疆风城油田,半人多高的蓝灰色身体、长着一副如探照灯般大眼睛的机器人正在来回巡查。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正在进行现场测试的机器人能够全自主巡检,对仪器仪表的跑冒滴漏、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进行实时监测报警,大幅降低人工巡检及作业风险,提升工作效率。

“野外作业高温、高危场景密集,设备往往需要24小时监测,人工巡检效率有限且危险,油田作业的这些特点使其对机器人的需求十分强烈。”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蒙洋说。

蒙洋介绍,过去相对“传统”的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有限,需要提前写好复杂的程序,甚至配备一位工程师“跟班”,机器人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这种应用场景不但无法为企业减负增效,甚至还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成本。而接入大模型技术后,机器人开始具备真正的智能,从过去“死读书”变得能够“学以致用”,具备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能力。

“比方说你从书里学到了油田的各种知识,但如果没有实践经验,现场见到冒烟等隐患时,可能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蒙洋解释说,如今基于大模型技术,技术研发人员、油田作业专家能够共同将油田中可能遇到的隐患信息形成“模拟题”,让机器人通过大量模拟数据的学习、训练,“举一反三”获得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走进新疆油田的机器人并不是一家企业单打独斗的成果。“底盘是创新中心研制,机械臂是遨博智能的,算法来自北京化工大学。”蒙洋介绍,依托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多家北京科技企业、院所联合进行了机器人共性技术的攻关。

当日,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运营方、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与中石油旗下昆仑数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攻关石油化工等高风险行业的特种机器人技术,实现高危环境下的无人化作业与实时安全监测,进一步降低能源生产风险。

从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走出的机器人,正在加速走进油田、医院、车间等各地。例如,在医疗领域,智能导诊机器人已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使用,显著提升就医效率;创新中心还与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合作,促进具身智能落地采供血行业。在制造领域,创新中心在为华通线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国内头部钻具生产企业金石钻探构建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奇茹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