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政坛大变天,马克龙自身难保或倒戈,英媒:冯德莱恩或将连任

文史充电站 2025-01-02 10:51:24

就在今年五月底的时候,马克龙少见的去了一趟德国进行正式的访问,在访问的时候他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他表示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在“内外”敌人的作用之下,欧盟很有可能会“灭亡”,这句话最有意思的点就在于这个“内外”两个字。

“外”其实不用多说,现在这个局势一天天的不断恶化,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更别说欧洲就在俄乌冲突的第一线,一个不好就可能演变成欧战甚至世界大战。再就说作为盟友的美国,其实一直都在暗中加大对欧盟的控制力度,产业又面临中国的竞争。

但是外部这些问题好理解,这个所谓的“内”就非常有意思了,而且很大程度上这个“内”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想要好好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对欧盟情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实不用去看那些细化的乱糟糟的党派,实际上欧盟内部的势力大概是三大块。[啤酒]

1

错综复杂的内部势力

这这几个势力其实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类,简单来说就是“欧洲自主派”,以及认美国为带头大哥的“亲美派”。为什么说三个主要势力却只有两派呢?那是因为在这个“自主派”里面有对立的两方,大家都认为应该“自主”,但是对于怎么自主,以及哪种程度的自主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甚至可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其实还要大于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原因很简单,那些欧盟中传统的中左翼势力的诉求,就是加大欧洲的“一体化”,然后在这个前提之下,推动欧盟逐渐的从美国的掌控之中脱离,让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世界一极。这个派系,普遍被认为是以现在德法的领导人马克龙和朔尔茨这些人为首。

而与他们相对应的则是另外一派,他们的诉求其实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对于自主性的要求,只不过他们更加的彻底,他们连欧盟这个团体都信不过,想要重新回到各自过各自的状态上。而对于他们则一般被称之为所谓的右翼或者说极右翼,这个派系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梅洛尼,法国的勒庞,德国的选择党这些人为首。

而他们两个派系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那些“亲美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他们可以游走在两者的对立中间,每当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就需要动用他们的支持。再加上这些人一定程度了代表了美国的意见,要知道北约这东西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主导的,所以很多欧洲议题根本离不开美国的点头,而这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就是上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有很多人都戏称她是所谓的“美国驻欧盟监视员”,而人家也从来没有想要避开甚至淡化这一点。事实上美国的支持就是冯德莱恩最大的底牌,比如说她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试图任命了一个在苹果和亚马逊等公司工作的美国人菲奥娜,负责担任主管欧盟“反垄断”部门。

而这个部门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实际上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对抗那些美国的“巨头”企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面说过苹果和亚马逊等公司,而结果就变成了让一个在这些公司工作过的美国人,来代表欧盟去“监督”这些美国企业,有那种“君子查君子”的味道了。

而这种看上去都有一点“荒诞”的操作,实际上只是她的一小部分“成果”,在19年上任以来她的行动准则其实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处处以美国的利益优先。别管和俄罗斯对抗对欧盟本身的伤害有多大,美国需要大家顶上去,她还不全力配合支持么。

现在我们在回到上面一开始的那一段马克龙的谈话,其实就能很清楚的理解他的话里面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对于他来说另外这两个派系,毫无疑问都是他想要实现一个“大欧洲”设想的“敌人”。而他去德国访问的一个核心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朔尔茨的支持,其中他还会面了已经很久都没出面的默克尔。

而想要实现这样一个设想,首先要做的一个点,就是需要让他们的力量在整个欧盟中占据大多数。从而可以一边压制那些想要分裂欧盟的右翼力量,然后逐步的更换掉那些作为美国“代言人”的势力,这无疑对于马克龙和朔尔茨的能力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2

右翼势力的不断扩大

但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结果一出来,基本可以宣布这个想法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因为在这一次的欧盟举行的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让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局面,那就是曾经被压制了很久的右翼甚至极右翼的政党,在这一次选举中开始大范围的胜选。

而且还不单单是一个国家产生了这种情况,实际上在欧盟的整体范畴之内这种情况都有体现。比如说马克龙所在的党派仅仅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支持率,作为对比右翼领导人勒庞所在的党派,支持率有百分之三十几远远领先马克龙,而德国右翼的选择党也超过了朔尔茨的党派。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欧洲那些老牌传统势力发现自己居然已经成了“少数派”了。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很多,不过大体上原因有三个,首先就是经济的不景气,这几年美联储的不断地加息抽走了世界各地的热钱,欧盟就是一个重灾区,面对不景气大家普遍会认为是现任的政府造成的结果。

第二个重要原因很有可能就是欧洲各国的底层,已经开始有点疲惫不堪了。我们可以看到一点的是,大部分的右翼政党有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提出不在大力支援乌克兰。实际上,这几年为了支持乌克兰战场的局势,欧盟各国可以说是铆足了劲从牙缝里抽钱来支援。

但是由于失去了大量的廉价能源和矿物资源,他们的生活成本也就随之不断地升高,而且这些最基础的生存物资成本上升,很快就会大规模的传导到生活成本上,这让他们迫切的想要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争,而第三点则是欧盟这堆左翼政党,这些年来玩的越来越过火了。各种搞进来难民和极端的环保主义,已经让大家深受其害。

而这样的原因,最后就导致了大家已经不在相信“白左”们的那一套,甚至会认为自己这几年过得不好,就是因为太过于听信他们的这套说辞。这也是中左翼联盟在这次欧洲议会选举上大幅度失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他们失利带来的结果就是,开始压制不住右翼的上位了。

3

“欧洲自主化”抗争的又一次失败

在这样的一个要紧的关头,他们也就顾不上什么所谓的“欧洲自主化”这套东西了,为了压制和消除右翼上台带来的影响,他们不得不继续和“亲美派”们联合,用支持他们来换取他们对自己的支持,从而两方合力继续压制那些民族主义者们。

所以啊在这一次结果出炉以后,欧盟自己的媒体还没有说什么,隔岸观火的英国人的媒体就已经站出来煽风点火了,英国媒体表示现在来看,这一次获得欧委会主席职务的大概率还是冯德莱恩,虽然马克龙和朔尔茨都对她不是很满意,但是现在他们已经被自己国内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只能通过在这方面让步,来换取冯德莱恩和她所在党团的支持。

而他们说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他们两个最大的“反对者”自己国内的局势确实不容乐观。朔尔茨之前就已经表示过了,假如冯德莱恩不再和右翼党派勾勾搭搭,自己可能还是支持的。至于马克龙,这家伙很可能又“倒戈”了,当地时间6月9日,马克龙直接宣布提前解散了国民议会,举行重新选举,而这一次勒庞的右翼党派很有可能拿下国民议会。

外界都在猜测他这个举动背后所蕴含的意味,目前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他准备“置之死地而后生”,通过这样的行为让选民好好想清楚自己行为可能得后果,从而重新拉起来支持率。另一个说法是认为马克龙可能“妥协”了右翼政党,准备通过提前示好给他们,换取他们支持马克龙继续当选总统,换而言之就是这个观点认为马克龙准备“背叛”左翼联盟。

具体的情况在彻底公开之前我们也不得而知,他的这一步究竟是“豪赌”还是准备“更换门庭”下大棋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但是无论结果是什么样的,这些“欧洲自主派”恐怕都已经输了,美国对欧盟的影响力恐怕会进一步的加大,短时间内想要挣开已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有美国的暗中支持冯德莱恩连任的可能性大增,欧洲人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 - 2024.05.27《马克龙对德国国事访问,警告欧盟可能会“消亡”》

【2】参考消息 - 2024.04.26《美媒:马克龙考虑“换掉”冯德莱恩》

【3】参考消息 - 2024.06.12《美媒:马克龙进行一场政治豪赌》

【4】中国经济网 - 2024.06.12《权力的游戏?欧盟委员会主席选举暗藏激烈博弈》

0 阅读: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