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西葫芦让很多人觉得麻烦,尤其是那些认为种菜只需要随便撒点种子,定期浇浇水就行的朋友。
但是,实际上西葫芦的种植并不简单,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有些菜农会告诉你,土壤搭配、浇水次数、施肥时间,这些环节一个也不能少。
其实呢,这些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细致的管理才能让西葫芦长得旺、结果多。
准备好土壤,西葫芦才能茁壮成长种西葫芦的地儿得准备好。
西葫芦喜欢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
别想着什么地方都能种,要是地儿不好,再勤快也白搭。
在种之前,地上的杂草和残留物都要清干净,地得翻松了,土细碎了才行。
土壤松软,通气性和保水性也就好了。
再说,地得施肥。
一般先下点有机肥,然后再加点复合肥,这样才能保证西葫芦有足够的养分。
合理播种,西葫芦能长势喜人播种的时候也有讲究啊。
春天,等到气温涨到15℃以上才能开始动手。
别一听到春风暖,就急着播种,气温没到,种子发不出来也是白弄。
播种前,先用50℃的温水泡种子20分钟,然后晾干了再撒下去。
种的时候,行距要保持在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个种子盖一层薄薄的土,轻轻压实就行,这样既能保湿又能让种子透气。
管理得当,西葫芦产量才高西葫芦爱喝水,但浇水也得有节制。
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
生长期间依天气和土壤湿度来浇水,不宜太干也不宜太湿。
另外,追肥也是关键。
除了播种前施基肥,还要在出苗后10天左右开始第一次追肥,主要用氮肥。
之后每隔10-15天再添一次复合肥,给西葫芦不停供养料。
当西葫芦长到30厘米时,记得搭架引蔓,用竹竿或木棍搭好“人”字形或“门”字形架子。
引蔓上架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还能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一个也不能忽视种菜咋能少了病虫害防治呢?
西葫芦也不例外,容易得白粉病、霜霉病,还被蚜虫袭击。
种的时候可以选些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加大植株的抗病能力。
再就是要勤观察,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一旦发现病虫害,得马上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针对白粉病和霜霉病,可以喷洒波尔多液、百菌清等药剂;对于蚜虫,可以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喷洒。
结尾种西葫芦看起来简单,却隐藏着很多小细节。
只有将土壤准备好,选择适当时机播种,再加上精心管理和及时防治病虫害,才能收获优质高产的西葫芦。
其实这也像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要想成功,不在于开始时的热情,而在于每一个细小环节的用心。
学习种植西葫芦的过程,或许也能教会我们另一种生活态度:细致入微,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这样才能在平凡中见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