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这回可真是搞了个大动作,提出让孩子们每学期息屏一天,结果全网都炸锅了,大家议论纷纷,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反正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姚明自己也尝试过息屏24小时,结果发现真不是那么容易,感觉浑身不自在,跟戒烟似的,浑身上下都不得劲。他说自己试了两次,每次都挺焦虑的,而且一恢复使用,发现那些找不着他的人也急得不行,搞得他哭笑不得。姚明也因此意识到,这事儿不能太死板,得有点灵活性,毕竟现在谁离得开手机啊。不过他还是坚持认为,偶尔放下手机,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姚明说,他知道要做到息屏24小时一定有难点,但关键是每个人可以取舍这24小时能在电子产品以外获得哪些体验和收获。他觉得,这种体验可能会让人重新认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姚明也承认,现在的生活确实离不开电子产品,但他希望大家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他说,这个建议不是要完全禁止使用电子产品,而是希望大家能偶尔停下来,看看周围的世界。姚明觉得,这种尝试可能会让人发现一些平时被忽略的美好事物。
姚明可不是凭空提建议,他和姚基金做了一大堆调研,问了好多人,结果发现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挺担心孩子们玩电子产品,这让姚明更坚定了提这个建议的决心。他们收集了16834份有效问卷,覆盖了国内西部、中部、东部各个地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家长。调查结果显示,有83.7%的受访教师赞同学生减少带屏幕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有96.4%的家长担心孩子过度使用带屏幕的电子产品。这些数据让姚明感到,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重视。他说,这个建议从构想到最终形成历时3个多月时间,算是投入比较多精力的一份建议了。姚明认为,这些数据反映出了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担忧。他希望通过这个建议,能引起更多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姚明说,他们进行这么详细的调研,就是为了让这个建议更有说服力,更贴近实际情况。
很多人就问了,不玩手机干啥呢姚明说,体育运动是个好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画画、音乐啥的也行,关键是要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不能老盯着屏幕。他觉得,这24小时可以是一个探索的机会,让孩子们去尝试一些平时可能没机会做的事情。姚明说,包括并不限于体育,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他强调,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选择应该是多样的,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走进丰富的社交场。姚明相信体育的力量,相信体育能够给孩子带来的改变和对成长带来的帮助,但他也认识到同时还包括绘画、书法、音乐,包括其他兴趣爱好等等,也可以为孩子带来很多改变和帮助。他希望有更多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提到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和公益组织参与进来,包括但绝对不仅仅限于体育。姚明觉得,这24小时可能会成为一个契机,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新兴趣。
说到体育,姚明可就来劲了,他觉得体育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不光是健康,还能锻炼意志品格啥的,他自己就一直在搞这方面的公益,帮助了不少孩子。姚明从2007年就开始践行这个理念,当时他和纳什一起通过篮球慈善赛为中国偏远地区的青少年筹款。到2008年,他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架构下发起了姚基金。2012年,姚基金正式启动了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姚明一直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孩子能够将体育课和赛事连接起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姚基金公益项目已经累计支持4661所乡村学校,约540万人次青少年因此受益。姚明说,他相信体育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他对体育有信心。他将体育课和校园体育赛事的关系比作识字和写文章,认为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姚明觉得,体育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毅力。
姚明也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谁也离不开电子产品,他自己每天也得盯着屏幕好几个小时,但他觉得,人还是得有点自己的空间,不能完全被数字世界吞噬了。姚明在建议中提到了一个数字平这是一个在他看来相对理想的状态。他说,数字其实把大家连成了一个整体,包括他们的调研实际上也是靠电子产品完成的。但他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人作为一个个体也应该有一定的空间,这就是在两者之间进行一些平衡。姚明估计自己现在每天也有七八个小时左右要接触手机、平板或者电脑屏幕这些智能化设备。他承认,要在数字时代找到平衡并不容易,但他认为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姚明说,他不想去比较什么好或者什么不好,但他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讨论如今的年轻一代能不能有一种不同的成长环境。
姚明说,这个建议不光是给孩子的,其实也是给我们这些大人的,因为我们也需要学会在数字世界里找平衡,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他认为,有一种说法,我们这一代40多岁的人实际上是互联网的'移民一代',但下一代'00后'实际上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我们接触过前互联网时代,但他们面对的世界和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姚明作为一个家长,也看到自己的孩子如今的成长环境,所以他认为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的一个高度共识,高度合作才能去完成这个事儿。他希望更多人能够意识到这个建议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给孩子,其实也是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姚明觉得,这个建议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但他认为这种不适可能是必要的,因为它可能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与数字世界的关系。
姚明希望三年内能把这个建议推广开来,他知道这不容易,但他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总能找到办法,让孩子们在数字时代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他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相对有些的标准,那就是希望通过3年左右的行动实践,在取得可复制的广泛经验后,由国家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对息屏24动进行制度化规范。姚明说,三年算是一个尝试,他希望三年时间可以帮助我们获取足够多的反馈,去看看我们后边应该做什么,或者说开展了这些活动的学校需要什么帮助。他们要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加入进来,有多少人获得了正向的一个反馈,他们还可以去改进一些什么东西,这些目前都是未知数。姚明承认,如今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电子产品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并不容易。但他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