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十五天管理,甜菜根幼苗徒长,控高促壮技巧,蹲苗期注意事项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他的种植经历。他说自己满心欢喜地种下了甜菜根种子,满心期待着能收获又大又好的甜菜根。在种植后的前几周,每天都精心照料,浇水、施肥一样不落。可是到了大概十五天左右的时候,他发现甜菜根幼苗出现了徒长的现象。原本该是茁壮成长的幼苗,却长得细长细长的,叶片也有些发黄,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这让他的种植计划陷入了困境,收获的预期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其实,像这位网友遇到的甜菜根幼苗徒长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在甜菜根种植十五天左右的时候,幼苗正处于一个很关键的生长阶段,如果不加以正确管理,很容易就出现这种徒长状况。
我们来了解一下甜菜根幼苗徒长的一些表现。正常的甜菜根幼苗应该是茎干比较粗壮,叶片翠绿且厚实,植株整体看起来比较紧凑。而徒长的幼苗呢,茎干细长,有的甚至像一根脆弱的豆芽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徒长幼苗的节间距离明显变长,就像被拉长了一样。它的叶片虽然是绿色的,但颜色相对较淡,叶片也比较薄,给人一种营养不良的感觉。比如说,正常幼苗叶片厚度可能在0.3毫米左右,徒长的叶片厚度可能只有0.1 - 0.2毫米。而且徒长幼苗的根系相对不发达,在同样大小的花盆或者种植区域内,徒长幼苗的根系重量可能只有正常幼苗的60% - 70%。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一方面,光照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甜菜根是一种喜光的植物,如果在幼苗期的时候,每天的光照时长低于10 - 12小时,或者光照强度不够,它就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能量的重要来源,就像我们人吃饭获取能量一样。当光照不足时,甜菜根幼苗为了获得足够的光能,就会拼命地长茎长叶,从而导致徒长。另一方面,施肥不当也会引起徒长。如果在种植初期,氮肥施用过多,比如每平方米施氮量超过30 - 40克(甜菜根幼苗适宜的氮肥初期施用量一般在20 - 30克/平方米),就会使得幼苗生长过于旺盛,氮元素促进枝叶生长的作用被过度放大,抑制了茎干的粗壮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这时候就需要采取控高促壮的技巧了。首先是光照方面的调整。如果是室内种植,要将甜菜根幼苗移到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比如朝南的阳台或者窗户附近,确保每天能有至少12小时的直射光。要是露地种植的话,可以通过间苗来调整植株之间的间距,避免过于密集遮挡光线。一般来说,幼苗间的间距保持在5 - 8厘米为宜,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株幼苗都能接收到足够的光照。同时,可以适当对幼苗进行转盆或者扶正操作,让它的各个方向都能均匀受光。
其次是施肥的改进。既然氮肥施用过多导致了徒长,那就需要减少氮肥的用量。在发现徒长现象的第一时间,停止施用氮肥。可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例如磷酸二氢钾,按照0.2% - 0.3%的比例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 - 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 - 3次。磷钾肥能够促进甜菜根幼苗茎干的粗壮生长和根系的发育。根据实验数据显示,合理喷施磷钾肥后的一周内,徒长幼苗的茎干直径会有0.1 - 0.2毫米的增长,叶片的厚度也会有所增加,从之前的较薄状态逐渐变得健康起来。
再来说说蹲苗期。蹲苗期是甜菜根种植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对于整个甜菜根的生长都非常关键。在蹲苗期,水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种植者在这个时候过于勤快地浇水,导致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其实,蹲苗期的时候,土壤的湿度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比如,将土壤湿度控制在30% - 40%左右(正常生长时土壤湿度可能在50% - 60%)。这是因为较低的土壤湿度能够让甜菜根幼苗感受到生长压力,从而促使它的根系向下生长,寻找水源,达到根系发达的目的。如果土壤湿度长时间过高,幼苗就会依赖充足的水分,根系不会深入土壤,遇到干旱环境就难以生长。
温度的调控在蹲苗期也不容忽视。甜菜根幼苗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 - 20℃,在蹲苗期,可以尝试将温度略微降低一些,保持在12 - 15℃之间。但是要注意避免温度过低,防止冻害的发生。这种较低的温度环境同样会给幼苗一定压力,使它的生长速度暂时减缓,从而把更多的能量用于自身的强壮发育。例如,在一些试验种植中发现,在适宜的蹲苗温度下,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速度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快,但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根系的根毛数量增加了约30% - 50%,根系的总长度也会有20% - 40%的增长。
另外,在蹲苗期不要频繁地动植株。因为每一次触碰或者移动幼苗都可能会对它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干扰。比如说,可能会损伤幼苗的根系或者茎干,影响它的正常生长。要让它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适应压力,实现自身的生长调整。
种植甜菜根就像是抚养一个孩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给予不同的照顾。当十五天左右出现幼苗徒长现象时,我们要通过合理的光照、施肥调整来控高促壮;在蹲苗期,严格按照水分、温度等要求管理,只有这样,我们的甜菜根才能茁壮成长,最终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