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古兮!
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谢谢]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雍正王朝》中李卫这个人!
01
《雍正王朝》中,雍亲王府邸有四个包衣奴才:
高福、年羹尧、邬思道和李卫,可最后善终又被重用的,唯有李卫一人。
为何会如此?从李卫做的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先来看看第一件事情!
有一次李卫回京述职,带着老婆孩子去四爷府,走到胡同口就下来了,小翠抱着孩子一同步行。
四爷看到他这副模样,还嘲笑李卫说:
“那么大的官,连个轿子都不舍得坐,太小气。”
李卫在一旁只知道傻笑,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情商高的女人,这句话很正确。
接下来小翠出场了,对着雍正就是一通掏心窝子的话:
“狗儿说了,在主子面前坐轿子不恭敬。”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无限拔高李卫对四爷的忠诚。
哪怕已经成为四品粮道,依旧不忘“奴才”的本分。
生是四爷的人,死是四爷的死人,哪怕是亲生儿子都是四爷的。
回到京城第一件事情给主子请安,在主子面前要恭敬,把忠诚两个字刻画到骨子里。
雍正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很受用,对这个乞丐出身的小伙子高看一眼。
心想:这小伙子可以啊,有前途,以后得多提拔提拔!
随即转移话题,拿李卫和小翠的孩子开玩笑,意外得知小孩叫“李忠四爷”。
这四个字可不得了,意思简单明了、谄媚姿态尽显。
直言不讳对四爷表忠心,可把四爷高兴坏了。
整个过程时间很短,李卫的一举一动却处处透露着三个字——不忘本!
02
再来看看第二件事情!
四爷登基当皇帝之后,有一次和李卫吃饭。
看到四爷只能吃半碗饭,李卫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人眼里,人老了之后,饭吃得越少,代表着这个人活不长了。
李卫这是在为雍正叫屈,雍正也懂李卫的意思,所以在一旁安慰并转移话题。
接下来就说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曾静。
曾多次辱骂雍正,什么话脏、什么话痛、什么话侮辱性强,他就骂什么。
雍正并没有杀他,而是要让曾静看看自己每天过得什么日子,想用实际行动改变此人的看法。
李卫可不管这么多,直接冲到狱中把曾静打了一顿。
把“我是四爷的狗”这几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雍正得知此事,立即前往监狱阻止,表面上训斥李卫,可内心那叫一个高兴。
李卫这小子可以啊,都是一省巡抚了,还没有忘记是我的包衣奴才,晚上加个鸡腿。
03
《雍正王朝》中,李卫的官声并不好,亦或者说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官声。
但说到忠心护主,绝对没有一个人比得过李卫。
如何来说呢?
李卫不是给朝廷当官,而是给四爷当官,官声好不好不重要,能替四爷办成事就行。
李卫是发自内心把雍正当成主子,始终没有忘记潜邸家奴的身份。
这一点是年羹尧比不的,如此才成为雍正最亲近的臣子。
有人说李卫很腹黑,十分懂得用好奴才的身份,这样评价有失偏颇。
李卫的腹黑是对别人的,对雍正用心、真心、忠心。
如果不是发自内心,“胡同口下轿子”是做不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李卫已经不是乞丐了,而是一方官员,依然以“奴才心态”侍奉旧主,忠心可见一斑。
看看年羹尧回京,百官跪迎、高坐于马上,还要雍正亲自来接。
这就是他与李卫的差距,两人也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一句话,李卫的座右铭就是“当奴才就要有奴才的觉悟,尤其是当四爷的奴才。”
正因如此,高福、年羹尧都没有好下场,哪怕是邬思道也差点被雍正“嘎了”。
唯独李卫一直被重用,最后得以善终。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