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新黄河·教师节特刊)教育追光者:在孕育青春的校园爱你所爱

新黄河 2024-09-10 10:40:45

当11年前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启用时,人们就送它一个昵称:西城教育“明珠”。随着学校发展、强大,这里为学生提供了特色多元的成长空间,让每一名学生都奔赴在自己的热爱里。教育的沃土,孕育着青春的多种模样,同样,也绽放着一个个鲜活的师者形象。他们各具才华,却都奔赴在自己的热爱里。

(小)引领·炼成全国名师

成为“齐鲁名师”后,成为全国名师是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语文老师时均琪为自己又定下的一个目标,在今年的教师节,他做到了。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时均琪获评“全国模范教师”。

今年是时均琪当老师的第36年。由一名高二的语文老师,一步步炼成名师,是如何做到的?这是大家经常会问时均琪的问题。不管问题的抛出者是谁,时均琪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他的成长之路。

在他看来,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词:有目标、懂教育。

每当遇到有志当老师的学生,或者新入职的教师,时均琪都会问他们有没有目标,然后告诉他们应该设定目标。这个建议,不是凭空的,是他用36年一步一个脚印蹚出来的。

回看自己从教之初,时均琪说,起点并不高。但当时,他就心怀成为名师的信念,“要相信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后,以每三年为一个目标成长周期,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生长。第一个三年是成为区优秀教师,第二个三年是成为市优秀教师,第三个三年成为市骨干教师,再成为省骨干教师、山东名师、齐鲁名师、全国名师……

名师,不止是一个称号,一份荣誉,说到底,教师最终的使命是做教育。而成长为名师,一定要“懂教育”,也就是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每一名老师在学生时代,所学的知识里就有答案,不过,知道并不一定能做到,能正确理解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本质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是育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成长。”时均琪说,不要把教育“窄化”,以学生的成长为例,学习知识应该是学校生活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这样学生在校才是快乐的、健康的,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在老师育人上,要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本质、端正学习的态度、提升思维的品质。

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老师首先要有更多的东西。如何学习、提升?方法有很多,时均琪着重提到了阅读。此经验,同样是他在经历中梳理出来的。刚从教的几年,每天晚上8点到10点,时均琪都在办公室看书,他也经常与大家分享,“是那几年,晚上8点到10点的努力成就了我。”

11年前,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启用之时,时均琪就来到了这里,好的平台、自由的教学氛围、宽阔的眼界让他想着更高的教育理想攀登。而成为名师的他,也在不断辐射、带动,让优质的理念让更多济南、山东、全国的学生、教师受益。

(小)深耕·揭秘学科密码

如果学生们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那么,这位老师必定是将这门学科的魅力淋漓尽致展现了出来。宋玉鹏的历史课堂,便有这样的魅力。

“历史不是背出来的。”枯燥的知识点记忆,只能让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想深入走近一门学科,探究一门学科,显然,死记硬背只能把学生们挡在兴趣的门外。

其实,和每门学科一样,历史有它独属的生命力与魅力,只不过,看教师研究得深不深,探究得广不广,讲授得有没有趣。这也是在11年前,成为一名历史老师之时,宋玉鹏就问自己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成长归宿在哪里,如何高质量育人,怎么掌握学科密码?”

问题导向会让教师成长的轨迹更为明晰和高效。热爱历史、喜欢做老师,这是宋玉鹏对待教育的纯粹,也是这份纯粹,让他能扑下身子深耕教学教研,不断打磨课堂,让自己在手握学科密码的同时,让每一名学生也有通往学科更深处的钥匙。

宋玉鹏,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在历史学科中,他已经成为有影响力的专业人才。目前,他不仅是学校的历史学科教研组长,还是济南市历史教学工作中心组成员,济南市历史学科命题组核心成员,能为自己班级、学校的学生们命题,更能为全市的学生命题。

当学生们既可以在历史课堂中畅游,获得知识与素养,又能在踏出考场时,惊喜发现自己的老师竟然押对了题目时,“亲其师,信其道”就具象了。

2013年,是宋玉鹏成为教师的第一年,也是在这一年,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启用,迎来了它的首批师生。在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宋玉鹏开启他的教育之路,与学校共成长,与学生一起遨游在历史的天地。能纯粹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是西城实验这方教育沃土给予宋玉鹏的滋养。

(小)创新·培养拔尖人才

这几年,在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的喜报上,生物竞赛接连上榜,学生们斩获国家、省市级奖项,学校斩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金牌学校”,生物竞赛的实力在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越来越强劲,这背后,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

2020年底,学校开始在生物竞赛上发力,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开疆拓土”的教练。弥补空白,未知就是挑战。这时候,学校的生物老师楚志浩站了出来,他的身份也由学科老师变为了竞赛教练。

来报名的学生都是零基础,都在普通的班级学习,没有固定的班级,楚志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协调学生们的时间、精力,而后为学生们开课。

“跟其他学校相比,我们的竞赛学生课时少,因为要兼顾文化课学习,而且,排课多是利用晚自习,对我而言,就要想办法用更高效的方式,把更精准的内容给到学生。”为此,楚志浩开始原创研发资料、做课件,为学生们制定学习的计划与节奏。做这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楚志浩也牺牲了很多个人的时间。目前,楚志浩编写的资料有600多张,课件达6000多页,自己出的题目,也积累了600多张,“编的资料都能出书了。”正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磨,一道题一道题的积累,一页纸一页纸的学习、再输出,带领着学生们在生物竞赛上迅速成长,在大赛中脱颖而出。2023年,楚志浩带出7个生物奥赛省级一等奖;2024年带出7个省级一等奖,其中一人荣获国家奥赛银牌,两人荣获国家奥赛铜牌。

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生物竞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与风采,楚志浩开心的不仅仅是学生赢回了奖项与荣誉,还有他看到,在西城实验,为爱好生物学科、致力于深耕这一领域的学生搭设了平台,让拔尖创新人才“破土而出”。

(小)不凡·拥抱教育事业

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寄宿制高中,班主任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他们是老师,更是导师。一名班主任,如何算是走进了学生心里?

自7月份到现在,一个暑期,已经有100多名学生回到母校,看望他们昔日的“老班”樊克才,坐在老师的对面聊聊天,喊一声那个最熟悉的昵称“樊大爷”,青春,又回到了眼前。

受学生们喜欢,秘诀是什么?做了28年班主任,用樊克才的话来说,他还在学做班主任,实际上,一个个与学生相处的事例里,揭示的无非是两个字:真心。

老师想要的回报是什么,是物质的奖励还是身份与荣誉?樊克才举了一个让他鼻子一酸的事。班上有3个体育生,在朝夕相处中,也曾一度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与之斗智斗勇。在今年高考最后一个科目考完,学生们出考场的那一刻,在学校的空间广场,学生们找到樊克才,簇拥在他身边,3个体育生围着樊克才,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老师,对不起,这一年让您生气了。”学生的话音一落,千言万语都涌上樊克才的心头,那一刻,他的心无比柔软,也无比欣慰。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所珍视的教育的幸福感,而且,这种情感,无价。

为生活拮据的学生,默默充上饭卡,为讲清楚一个道理,反复琢磨更智慧的方式,教育需要爱心,也需要耐心与恒心,无论是哪一种,做好教育,都需要老师的用心。

“如果把当老师、当班主任当成一种职业,早上6:10到校,晚上10:30离开,周而复始,想想就很枯燥与琐碎,但如果将之当做热爱的事业,那么,就有了不同的意义。”抱守教书育人的初心,教师这个身份便会热辣滚烫,西城实验里,正是如樊克才这样的育人者,让教育的平凡变得不凡。

——记者手记:

立德树人,厚植沃土。教育的大踏步前行,需要凝聚价值认同。在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家鹏看来,以对学生抱有“长善救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守正出奇”的自信心和有效方式化解教育教学挑战,这是学校全体教师的理论引领和实践自觉。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世彩通讯员谢宜学)

校对:王菲

来源:教育事业中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