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9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离世,中国第一代核潜艇4位总师已经全部逝世,他们是赵仁恺院士、黄纬禄院士、彭士禄院士、黄旭华院士。
这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在极其困难的物质条件下,自主研发国产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为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不仅打开了核潜艇的技术研发大门、陆上核反应堆试验设施和葫芦岛造船厂船坞等配套实施全部建立起来,为核潜艇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代核潜艇由两大型号组成,分别是091攻击型核潜艇和092战略导弹核潜艇。首艘091攻击型核潜艇于1974年8月1日交付海军部队正式服役,先后为海军建造5艘同型艇,舷号401-405艇,全部配属海军北海舰队驻青岛某核潜艇基地。
092核潜艇是在091核潜艇的基础上加装弹道导弹舱段,是中国“三位一体”核反击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只建造了1艘,仍然服役于海军核潜艇部队,承担起潜艇部队指挥员和战斗员的教学训练任务。
第一代核潜艇人圆满完成了任务,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中国海军第一代核潜艇的关键技术指标已经超越了美苏两国海军的同类型号。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和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中国核潜艇研发和后续发展受到了限制,第一代核潜艇无法满足海军发展需要,第二代核潜艇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在拉大。中国核潜艇要想摆脱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第三代核潜艇发展势在必行。
02:093B核潜艇追赶美俄
经历了第一代核潜艇的初步探索和第二代核潜艇的技术积累后,中国海军终于迎来了国产第三代核潜艇,这是中国首次在国产核潜艇上使用无轴泵推和垂直导弹发射装置,攻击型核潜艇的静音生存性和攻击手段全面升级,093B型攻击型核潜艇终于具备了上规模的条件。
外媒研判最新卫星图发现,葫芦岛造船厂正在大批量生产093B型攻击型核潜艇,至少4艘艇正在舾装,4艘艇已经进入试航阶段,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即将获得8艘全新的093B攻击型核潜艇,已经超过了海军现役攻击型潜艇的规模。
核潜艇是中国海军技术领域的最后一块短板,093B攻击型核潜艇大量生产有两大意义,一是表明中国核潜艇的技术水平获得了巨大提升,已经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条件,该艇也将成为现阶段海军生产数量最大的核潜艇型号。二是极大加强了海军的核潜艇部队建设,在新型核潜艇成熟之前,第一代核潜艇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技术水平落后的直接结果是生产数量较小,海军只装备了6艘第一代核潜艇。
第二代核潜艇见证了海军技术追赶的脚步,小步快跑和技术改进不断,从093基本型到093A攻击型核潜艇至少出现了5个子型号,验证新型技术对国产第二代核潜艇的战斗力提升作用,094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是如此,改进后的094A战略核潜艇已经投入战备值班。
当然,093B攻击型核潜艇对于海军来说,还无法达到目标艇的高度,更新型的国产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也就是第四代核潜艇已经蓄势待发。
03:新型核潜艇蓄势待发
按照中国军工研发“装备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规律来看,随着第三代093B攻击型核潜艇大批量建造,国产四代核潜艇已经呼之欲出。
外媒预测中国海军第四代核潜艇也将分成两大部分进行技术攻关,一是代号095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二是代号096的战略导弹核潜艇。
095攻击型核潜艇的技术指标对标美俄最新一代的核潜艇,彻底抹平核潜艇领域的技术差距,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被外界称作水下的055万吨大驱。
此前,外媒通过卫星图发现在葫芦岛造船厂出现了巨大的核潜艇围壳,围壳尺寸大幅超越了093系列核潜艇,被认为是国产新型核潜艇已经建造的直接证据。
从时间节点来看,国产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将在“十五五”规划期间下水,是海军的重点工作安排,经过试航试验后进行技术改进,将大批量加入海军服役。
从葫芦岛造船厂的厂房和船坞配套设施来看,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同时开工6艘攻击型核潜艇和3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的能力。
即使中国海军核潜艇和美俄两国有巨大的规模差距,当技术水平突破之后,中国可在5年内将核潜艇的规模提升到美俄两国相当的水平,中国海军至少需要装备40艘第三代和第四代核潜艇,包含10艘094/096战略导弹核潜艇和30艘093B/095攻击型核潜艇,才能满足中国海军基本的作战需要。
在黄旭华院士去世之际,中国海军核潜艇成规模下水,足以告慰为核潜艇事业做出巨大牺牲的前辈。海军核潜艇后继有人,后继有艇。
这些科学家是院士,更是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