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媒体报道,在第十五届国会第八次会议上,代表们以绝大多数赞成的表决结果为该项目开了 “绿灯”。这条北南高铁意义重大,它将联通越南的首都河内与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主线全长达到 1541 公里,沿途经过 20 个省市,设计时速高达 350 公里,还设有 23 个客运站和 5 个货运站,一旦建成,将极大地改变越南的交通格局和经济发展态势。
当我们审视全球高铁技术领域,能够达到时速 350 公里设计要求的,目前仅有中国高铁具备这一实力,而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高铁最高运营时速仅为 320 公里。并且,越南方面还要求将建设工期缩短至八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贯穿越南全境这 1500 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建设,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也难怪被称为 “基建狂魔” 的中国被视为最有可能完成这一壮举的国家。
那么中日两国在越南高铁项目上各自具有怎样的优势呢?日本的高铁技术发展成熟,在安全性和品牌形象方面表现强劲,尤其是新干线经过多年的运营积累,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口碑,给人一种 “高端大气上档次” 的感觉。然而,其问题也十分突出,那就是造价高昂。日本高铁建设所需的成本以及其提出的严苛技术条件,让越南政府在考虑合作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反观中国,如今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了国家的一张亮丽 “名片”,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力。中国高铁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实力过硬,建设周期短,在全球高铁建设市场中堪称 “卷王”。以印尼雅万高铁为例,从项目立项到开通运营,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的高效与优质。但对于中国而言,技术转让问题是一个关键难点。如何在保护自身核心技术的同时,满足越南对于技术的需求,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将成为中国能否成功拿下越南高铁项目的关键因素。
越南在高铁建设的道路上,与中日两国都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起初,越南选择与中国合作,毕竟中国高铁技术领先全球,价格也较为实惠,而且两国相邻,无论是在地理距离还是文化交流上,都具备天然的合作优势,合作起来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遗憾的是,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合作,据了解,主要是在技术转让和贷款条件上存在分歧。越南期望能够获得全套技术转让,同时还想获取优惠贷款,然而,技术转让涉及到中国高铁的核心知识产权,必须谨慎对待,而优惠贷款也需要综合考虑风险与回报等诸多因素,因此中国无法轻易答应越南的这些要求。
有消息传出越南有意让日本接手这一价值百亿美元的大单。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越南认定日本不会轻易放弃这块 “肥肉”,毕竟中日在东南亚的铁路修建领域长期存在竞争关系,谁能拿下越南最大的高铁订单,谁就能在区域竞争中占据局部优势,提升自身影响力。例如在 2016 年,日本与泰国合作签下高铁项目后,中泰高铁也随即开工建设,这足以体现出双方竞争的激烈程度。
越南南北高铁对于越南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显著拉近越南各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回顾越南北南高铁的建设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进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早在 2010 年,该项目甚至遭到否决,主要原因在于其造价过高,投资巨大,同时越南自身缺乏相关技术,对于未来的投资回报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即便当时有日本的支持,项目推进依然困难重重。
越南的铁路建设现状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其地形复杂,给高铁建设带来了诸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越南目前的铁路交通状况与法国殖民时期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改变,路网陈旧、信号系统落后、车辆设备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在当今时代,当其他国家的铁路干线基本都普及了全封闭、带防护网的行车区间时,越南的铁路干线却仍然存在大量的平交道口,这不仅影响了铁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也从侧面反映出越南铁路建设的滞后。
越南在高铁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已经错过了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高铁路网的最佳时机。近年来,在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的框架下,中国加速了与东南亚国家的铁路建设合作。与中国接壤的老挝、泰国、印尼等国家,甚至包括马来西亚等,都纷纷积极与中国开展高铁建设合作,形成了日益紧密的铁路合作网络,而越南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