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红,他们经历了什么?
还记得2010年的春晚吗?
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一首歌,歌声粗犷却充满力量,唱出了无数在外漂泊的人的心声。
这首歌就是《春天里》,而演唱者,正是旭日阳刚。
他们从北京的地下通道里走出来,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说起来,旭日阳刚的故事也挺让人唏嘘的。
2004年,刘刚和王旭都还是在北京打拼的草根歌手,生活艰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并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卖唱,互相吐槽生活中的不如意。
就这样,两人一起度过了6年,虽然日子过得不宽裕,但也算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互联网给了他们机会。
他们把唱歌的视频传到网上,没想到,《春天里》一下子就火了。
这让刘刚和王旭看到了出道的希望,他们请朋友起了个组合名字,就叫旭日阳刚。
爆火之后,各种机会接踵而至。
《我爱记歌词》节目组邀请他们参加,汪峰也邀请他们同台演出。
在那个时候,旭日阳刚真的火得一塌糊涂,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为了真正的明星。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商演和邀约,他们也因此赚了不少钱。
汪峰为何突然“封杀”?
就在旭日阳刚以为好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春天里》的原唱汪峰,突然宣布禁止旭日阳刚再翻唱这首歌。
这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觉得汪峰做得不对,认为如果没有旭日阳刚的翻唱,《春天里》不可能这么火。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春天里》是2009年发布的,虽然也获得了一些奖项,但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旭日阳刚翻唱之后,这首歌几乎一夜之间就登上了各大榜单的榜首。
面对汹涌的舆论,汪峰发布了一篇5000字的长文,回应了这件事。
在文章中,汪峰说他早就提醒过旭日阳刚,不要过于频繁地翻唱他的作品,但他们并没有听从,反而频繁登上舞台,接各种商演。
也有人觉得汪峰是眼红旭日阳刚的发展,所以才禁止他们翻唱。
对此,汪峰也解释说,如果他真的眼红,当初就不会邀请他们同台演出,更不会允许他们在春晚唱《春天里》。
毕竟从法律角度来说,他拥有《春天里》的著作权,完全可以拒绝。
汪峰还提到,他曾经提出将自己春晚的报酬赠送给旭日阳刚,因为他明白草根歌手的不容易。
汪峰并没有追究旭日阳刚接商演的责任,也没有让他们赔钱,算是达成了和解。
但在这篇长文中,汪峰也留下了一句话:“如果永远翻唱别人的作品,最终是不会长久的。
”这句话,无疑是在说旭日阳刚。
他们虽然火了,但一直都在翻唱别人的作品,原创作品却少得可怜。
陨落后,两人天壤之别!
无法翻唱《春天里》,这对旭日阳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没有了《春天里》的光环,他们似乎又变回了普通的街头歌手。
正如汪峰所说,没有原创作品,这条路注定走不长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旭日阳刚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很多人甚至忘记了这个组合的存在。
虽然之后两人也有一些新闻,但热度却一天不如一天,关注他们的人也越来越少。
但值得一提的是,旭日阳刚这个组合一直都在,并没有因为热度下降而解散。
如今,14年过去了,旭日阳刚的现状也让人唏嘘不已。
刘刚开上了奥迪车,但却因为与老人发生冲突而备受争议。
而王旭,则回到了老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过着平凡而稳定的生活。
有时候,刘刚和王旭也会聚在一起,在平台上分享各自的生活。
虽然有些遗憾,但曾经的辉煌,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草根歌手,路在何方?
旭日阳刚的故事,其实也引发了我们对草根歌手发展道路的思考。
他们凭借一首歌一夜爆红,但最终却因为缺乏原创作品而逐渐没落。
这说明,对于草根歌手来说,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仅仅靠翻唱是远远不够的,拥有自己的原创作品才是关键。
当然,原创并非易事。
它需要天赋、努力,更需要时间和沉淀。
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草根歌手来说,创作出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原创的追求。
只有拥有自己的作品,才能真正地站稳脚跟,才能在乐坛上拥有一席之地。
否则,就只能像旭日阳刚一样,昙花一现,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旭日阳刚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警示。
它告诉我们,草根歌手想要成功,除了机遇,更需要实力和坚持。
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