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堪:父为太祖嫡长子,母为皇太极堂姨,大清唯一战死沙场的亲王

朱瑾瑜瑾秒 2025-02-14 17:44:54

顺治九年,南明将领孙可望、李定国等攻湖南。顺治帝封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军征讨。尼堪离京时,顺治帝亲送至南苑。八月,李定国攻桂林,定南王孔有德战死,全家殉国,仅留女孔四贞。

得知消息,顺治帝即刻下诏,命尼堪迅速领兵前往桂林,旨在剿灭李定国。

尼堪率兵途经衡州时遭明军伏击,他为护将士撤退陷入泥淖,箭尽后拔刀奋战,但因双方实力悬殊,终致力竭身亡,享年43岁。

顺治十年,报丧队伍抵京,顺治帝诏令辍朝三日,命亲王、二品以上官员迎尼堪棺椁于城外十里,并欲亲祭,后经王公大臣劝阻,未行。

顺治帝对尼堪战死既怒且惜,下令严惩同征将领。尼堪侄儿、孝敬宪皇后外祖父穆尔祜亦受牵连,贝子爵位被削。

尼堪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大清历史上唯一一位在战场上捐躯的亲王。

【父为太祖嫡长子,母为皇太极堂姨】

尼堪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之第三子,本应有机会成为皇子,但最终未能如愿,仅成为宗室成员。

褚英为太祖大妃佟佳氏哈哈纳扎青之嫡长子,虽哈哈纳扎青于太祖起兵前逝,然其两子褚英与代善在太祖心中地位未受影响。

作为最年长的两子,他们早早随太祖南征北战,致力于建功立业。

褚英堪称大清开国功臣,实至名归。

因卓越战功,太祖赐号“广略贝勒”。叔舒尔哈齐逝后,他协助父汗处理朝政,分担国事重任。

后来,他凭嫡长子身份及赫赫战功,获太祖册封为皇太子。

努尔哈赤欲立褚英为继承人,褚英若从命,尼堪将成皇子。但褚英性格狠私,遭“五大臣”与“四大贝勒”反感,太祖为大局废其太子位。后褚英在太祖出征时诅咒,太祖怒而囚之。

两年后,太祖下令处决了褚英。

因此,尼堪仅能被列为宗室成员,这是其唯一的身份归宿。

尼堪之母出身高贵,论辈分为太宗皇太极之堂姨。

熟知清史者皆知,太宗皇太极之母孝慈高皇后孟古,乃叶赫部东城贝勒杨吉砮之女;其兄清佳砮为西城贝勒,一女嫁褚英为继妻,育有子尼堪。

即便叶赫部终被后金所灭,尼堪之母叶赫那拉氏,身为皇太极堂姨,亦能在后金安然度过余生。

尼堪虽父褚英遭祖父处决,但作为太祖嫡长孙,未受父事牵连。太祖对褚英所遗二子(三子中次子早逝)皆予以厚待。

尼堪之兄杜度,太祖嫡长孙,晚年封贝勒,列“四小贝勒”,统镶白旗,属天命八大旗主。皇太极时战功显赫,仅授“安平贝勒”,崇德六年遭削爵,七年薨。

尼堪是褚英唯一活到顺治朝的儿子,他独特之处在于成为大清历史上唯一一位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亲王。

【年少从征】

1610年,尼堪诞生,恰逢其父褚英深受太祖信赖与重用之际。

三年后,尼堪之父获封皇太子之位,彼时尼堪年方四岁,或许对此尚存些许记忆。

1615年,6岁的尼堪遭遇家庭变故,其父褚英被处死,致使他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

作为太祖嫡孙,尼堪幼时父被处死,未涉父行。太祖自不会累及无辜之孙。在世时,尼堪随征多罗特、董夔部,略有战功。

皇太极继位后,尼堪遭冷遇九年。至天聪九年(1635年),26岁的尼堪得建功立业之机,与十五叔多铎共攻锦州、宁远。

崇德元年,皇太极获传国玉玺后称帝,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自此他成为大清的开国皇帝。

皇太极称帝后,仿照明朝制度分封爵位,依据战功授予。尼堪因战功有限,仅获封贝子爵位。

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尼堪随十五叔多铎追击朝鲜国王李倧,并在战斗中大败朝鲜援军。

崇德二年正月,朝鲜国王请降,皇太极遂率军返回京城。

尼堪因战功受皇太极重用,于该年四月晋升为议政大臣,地位显著提升。

崇德四年,皇太极亲征明朝,尼堪随十二叔英郡王阿济格攻塔山、连山。三年后,尼堪接令,前往锦州驻守。

天聪、崇德两朝,尼堪虽有建功立业之机,但与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英亲王萨哈廉、成亲王岳托等相比,其成就仍显微不足道。

顺治朝后,尼堪的叔叔们多已故,如阿敏、莽古尔泰、德格类;余者多年迈,如代善、济尔哈朗;仅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仍在建功立业之年。

多尔衮为谋取皇位,决定不再亲自统率军队出征。

顺治朝初期领兵出征者,为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及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后者曾参与夺嫡但未成功。

因此,尼堪获得了更多建立功勋和成就事业的机会。

【建功立业,晋封郡王】

顺治元年,多尔衮劝降吴三桂,封其为平西王,共败李自成。后多尔衮借吴三桂之力清军入关,占北京。尼堪随军入关,却在阿济格麾下追击李自成,未入北京。

十月,尼堪获晋封,成为多罗贝勒。

随后,尼堪与十五叔豫亲王多铎自河南进军陕西,同年十二月,在陕州重创农民军。

次年正月,尼堪随十五叔抵潼关,先与护军统领佟图赖合击刘方亮,再与怀顺王耿仲明等败李自成骑兵。三月,清军入归德,河南全境平定。

尼堪随后随十五叔南征,目标直指南明弘光政权,发起攻击。

清军迅速攻陷南京,导致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弘光帝被俘。

尼堪继而领兵进击江阴,与南明军队激战数回合后,最终成功占领江阴。

尼堪此行战功赫赫,回朝后顺治帝重赏,赐予白银一万五千两及黄金二百两。

顺治三年,李自成势力平定后,清廷转攻四川张献忠。顺治帝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军西征,尼堪与多罗衍僖郡王罗洛浑(代善孙)随行。

尼堪于鸡头关击败大顺军主将贺珍于汉中,继而疾驰流寇营地,迫其遁入西乡。同年十一月,他随肃亲王豪格入川,迅速击溃张献忠主力,并斩之。

自此以后,张献忠政权步入分裂。其内部逐渐瓦解,不再统一,这一变化标志着政权稳定性的丧失,进入了一个分散与动荡的时期。

尼堪与贝子满达海(代善之孙)相继攻克遵义、茂州、隆昌、资阳诸地,俘获颇丰,最终四川得以平定。

顺治五年,大军凯旋,尼堪受封多罗敬谨郡王。

这一年,肃亲王豪格遭多尔衮构陷,被囚禁并最终丧命。

次年三月,多尔衮之胞弟豫亲王多铎,同样因天花病逝。

朝中宗室亲王、郡王能领兵者寥寥,尼堪随叔辈征战多年,终获独立领兵出征之机。

【被晋封为亲王】

顺治六年,山西总兵姜瓖起事,顺治帝诏命尼堪为定西大将军,令其率军赴山西,旨在平息叛乱。

尼堪攻破巡抚姜辉后,姜瓖大将罗英坛率众归清。摄政王多尔衮亲赴山西招安姜瓖,并晋封尼堪为和硕敬谨亲王。

杨振威,姜瓖麾下大将,斩姜瓖后率部投降大清,使尼堪顺利结束战事,返回朝廷。

尼堪晋封和硕敬谨亲王后,于朝中地位显赫。

顺治七年,尼堪与满达海巽亲王、博洛端重亲王(阿巴泰三子)共理六部。后因庇护尚书阿哈尼堪,被贬为郡王。

这一年年底,摄政王多尔衮逝世。

顺治帝年仅13岁,尚未大婚,却已着手提前亲政。

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遭贬黜,爵位被削,宗籍除名,与此同时,尼堪的爵位得以复原,重新被册封为和硕亲王。

顺治八年起,尼堪与满达海、博洛被封为“清初理政三王”,此称号源于多尔衮逝后,三人地位仅次于顺治帝,高于其他宗室子弟。

"清初理政三王"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与摄政王多尔衮相似的作用。

顺治帝当时年仅14岁,虽已提前亲政,但仍需时间过渡。

“清初理政三王”的涌现,旨在协助顺治帝平稳过渡,直至其能全面亲自主政。

【清初理政三王】

顺治帝掌权时,因“清初理政三王”对皇权构成威胁,故这“三王”在权力更迭中,命运注定不会圆满终结。

顺治七年二月,英亲王阿济格图谋摄政之位被削爵并幽禁。尼堪因未上报阿济格私藏兵器之事,再次被降爵,由亲王贬为郡王。

尼堪迅速重拾亲王爵位。

摄政王多尔衮逝世仅数月,朝中事务繁重,仍需依赖“理政三王”来管理各项大小事务。

顺治九年六月,尼堪接获旨令,担任宗人府主管之职。

这年,南明李定国、孙可望攻湖南,顺治帝为平南明残余,命尼堪为定远大将军征伐。顺治帝对此次出征极为重视,因系他亲征后首次遣大将出战。

此次出征,乃尼堪第二次担任主将,亲自率兵上阵。他肩负重任,指挥若定,确保行动逻辑清晰,策略准确。

尼堪展现骁勇,迅速平定李定国之乱,无愧于勇将之名。

孔有德被诛后,尼堪即刻接令,迅速奔赴桂林。

十一月,尼堪迅速启程,不分昼夜赶往衡州。

次日,清军未及布阵,四万明军突袭,尼堪勇猛,领军大败明军。续行往桂林时,明军于必经之路埋伏。有人劝尼堪撤退,他拒道:宗室之身,岂可退而失颜京城!

尼堪再次率领军队,毅然突入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尼堪在此战中战死,顺治帝闻讯震惊,随即颁布旨意,将所有参与征战的将军一律治罪。

尼思哈承袭和硕敬谨亲王爵位,此爵位本可世袭罔替为铁帽子王。但顺治十六年,顺治帝着手削弱“理政三王”势力。

顺治帝严惩尼堪、博洛、满达海三位亲王,因其于多尔衮逝后擅取其财,且纵容谭泰之罪。

顺治九年,端重亲王博洛病逝,顺治帝允其子齐克新承袭和硕亲王爵。至顺治十六年,博洛被削爵,虽已故多年,其子齐克新亦被降为贝子。

巽亲王满达海顺治九年逝世,年仅31岁。顺治帝准其子常阿岱继爵位。至顺治十六年,满达海爵位被削,常阿岱亦被降为贝勒。

尼堪本应被削爵,但因其为大清战死,顺治帝特保留其爵位。其子尼思哈袭亲王位,然顺治十七年,尼思哈因病无嗣而终。

尼堪育有两子,分别为长子兰布与次子尼思哈。

兰布虽承袭爵位,但实为降两级至贝勒,而非亲王。

康熙朝时,康熙帝因尼堪战死而怜之,晋封兰布为多罗敬谨郡王。康熙七年八月,兰布承袭父爵,复为和硕敬谨亲王。

康熙八年,兰布因鳌拜被除而受牵连,降为镇国公。作为鳌拜女婿,兰布自然难以逃脱惩罚,无法善终。

【结语】

尼堪身为太祖嫡孙,在大清地位显赫,故其妻出身同样尊贵。

尼堪的妻子是其表亲,为太祖第四女穆库什公主之女,即尼堪与表妹结为连理。

熟知清史者皆知,穆库什公主嫁予开国元勋额亦都,并育有子遏必隆。

穆库什公主在嫁予额亦都前,曾嫁予乌拉部贝勒布占泰以助父汗。乌拉部覆灭后,穆库什返回后金。

穆库什公主归后金时已有身孕,然父汗仍令其改嫁额亦都。

穆库什公主改嫁额亦都后生一女,通常视为额亦都女,实则生父为布占泰。此女为钮祜禄氏(即乌拉那拉氏),功臣之后。额亦都女多嫁皇室或功臣家,而钮祜禄氏被指婚给尼堪。

钮祜禄氏嫁尼堪后多年无子,为免被休,尼堪将仆女认作己出。事泄,钮祜禄氏遭处死。

穆库什公主再嫁后,由图尔格(额亦都第八子)受继,因其事受牵连,与图尔格离异,并被剥夺和硕公主封号。

尼堪除发妻钮祜禄氏外,尚有两位继室福晋及一位庶福晋。

尼堪有一女两子,其女被许配给孝庄文皇后幼弟和硕亲王满珠习礼的第四子额尔克鄂齐尔,成为他的妻子。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