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对于琼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懵懂叛逆的青春期里,琼瑶给予了他们最初的情感启蒙。
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琼瑶的爱情梦迎合了无数台湾青年男女对美好生活及纯真爱情的向往,乃至影响了一代人的情感生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真正开始探索财富的价值,重建幸福生活的标准,重新审视与传统及西方的关系,琼瑶又逐渐风靡大陆。
彼时的人们,刚从一个强调共性、压抑个性的年代中走出,情感生活极度匮乏,这种才子佳人的言情故事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力量显然是前所未有的。
而时至今日,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自主、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单一的爱情故事及模式早已不再被景仰和膜拜,只有琼瑶,还在坚持着。
从1963年创作《窗外》起至90年代初,琼瑶的小说大都以台湾社会现实为背景,如《一帘幽梦》写于1973年;而90年代以后,小说背景则转向了清末和民国初年。如《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三部曲等。这些小说,无一例外地表达了琼瑶对古典爱情的向往。
借用琼瑶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和照顾爱情。这是我非常不愿意面对的现实。我还是向往以前。我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让大家看到一个全新的、跟你所处的完全不一样的时代,那时候多美啊!”
意料之外的,正是这种对古典爱情的热烈向往,却恰恰成为日后琼瑶被诟病的症结所在。
当1973年的《一帘幽梦》发生在2007年,当故事的地点从台湾移植到上海,当“古典爱情”,被装进“现代社会”的瓶子里。“一帘幽梦”变成了“一场噩梦”,一切似乎都变味了。
出生于80年代的女孩,大学没考上,爱情遭遇挫折就邂逅了痴情又多金的富商,在浪漫的法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什么都不用做,只管做梦和撒娇……试想现实中有几个25岁的女孩过的是这样的生活?
然而,说其立意浅薄也好。说其剧情不合时宜也罢,却仍不妨碍无数人陶醉其中。与剧中人一起流泪、一起呐喊、一起感动、一起延续着那一个个未完的梦……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禁开始怀疑:这究竟是怎么了?
难道,我们还存有她的遗毒?
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边是琼瑶小说的一版再版、电视剧的高收视率引发无数流行用语和跟风之作:另一边,“琼瑶”却成了一个有多重含义的词,被有意无愈地明嘲暗讽。
但事实上,几十年来似乎又没有几个通俗小说作家能像琼瑶一样。既有好故事、好文笔,又有强烈动人的感情。也许,一个作家该做到的,琼瑶全都做到了。只是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男性主宰的社会,生来有种对女性气质的恐慌和对细腻情感的规避。于是,不难理解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们,为什么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琼瑶剧,一边还要以嘲讽的姿势做出表态。
其实对很多人而言,对琼瑶剧的喜欢正是因为它的不够现实,毕竟,浪漫要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支柱,现实生活中能住古堡、种薰衣草田、出海兜风的人着实太少了,即便有,也不见得有那么多时间花费在制造浪漫上。正因为如此,这种浪漫才更显得可贵。于是,将在生活中享受不到的浪漫与剧中人一起感受,也成了许多人所热衷的一种新鲜、刺激体验。
而对更多的女性观众而言,琼瑶剧营造的是一种宣泄感情的梦幻氛围、一种自我迷恋的快感。
事实上,没有一个女人不想成为琼瑶剧的主人公。她们永远纯洁、美好、年轻,被人深深爱着;她们所遇到的对象,有风度、有情趣、有地位、有钱。
只是,如今的社会早已没有了才子佳人的生死之恋。所以明知是虚幻,她们也依然愿意沉浸在其中寻求自我安慰——
青春少女的爱情尚未发生,对此充满无限遐想的她们将观看和想象合二为一。想象成为最不可或缺,对热恋中的女性而言甲爱情正处于体验阶段,她们一边用自己的爱情反驳琼瑶剧情节的离谱,一边更担忧表达情感的肉麻方式,或许正是爱情消失的一个重要隐患,观看和体验合二为一重在体验。
爱情已经接近死亡的已婚女性则试图通过剧情来触动久以麻木的心灵,将观看和回忆合二为一、回忆成为最不能忘却。而想象、体验和回忆,都是满足情感缺乏和期待奇迹的重要方式。因此,观看对象情节离谱一点,台词肉麻一点,都不是问题。
就此而言,琼瑶堪称现代人的爱情营养师。试想,如果剧情设置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台词不是肉麻的而是符合审美的,或许也就不会再有追捧中饱受争议的琼瑶剧。
事实上,也没有人比琼瑶更倔强,更热爱几十年不变的表白。更执着坚持几十年“真爱至上”的梦想了,而喜欢追逐梦想的人,也依然会跟在她的身后,坚定不移,如痴如醉,宛若几十年前深深中了她的奇毒一般。
而如今,当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仓促紧张,当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充满变数。当爱情成为越来越方便的“速食泡面”时,或许应该庆幸:还好,我们仍存有这份“遗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