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崎岖的仕途之路

四月故事會 2024-09-13 20:38:06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河南荥阳人,三岁的时候,李商隐随着父亲李嗣搬迁到浙江。在浙江呆了几年,李嗣就英年早逝,李母只得带着李商隐返回老家,从此过着清贫的日子。

回乡后,李商隐便跟着自己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学习。由于有着“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的底子,李商隐在堂叔那里学了几年就出师了,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一手工楷字让人看了称赞连连,很多人都愿意花钱找他代笔抄写文章。

和大多学子一样,李商隐后面也踏上了上进赶考之路。在多次落榜后,李商隐于开成二年(西元837年)考中进士,而当年年末,李商隐的贵人令狐楚病逝。在参与处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部)当幕僚。王茂元将女儿嫁给了他。而这桩婚姻将其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由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旧唐书里记载令狐綯“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接下来义山一辈子的仕途就开始崎岖了。

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隔年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覆审中被除名,主考官批示“此人不堪”。开成四年(西元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是一个低阶的官职,但却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然而没过多久,李商隐又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职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中心,而县尉没什么职权,县令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写的相当悲情: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黄昏封印点刑徒:县太爷拿着官印来处理县里的案件,例如公文、刑狱等等,下班的时候县尉就会把官印收起来,点名犯人收监。

愧负荆山入座隅:弘农县旁边有一座山叫作荆山。这个山名让李商隐联想到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的时候,楚国有一座荆山,有一位名叫卞和有透视眼的超能力,可以看到这矿石里是不是有美玉。卞和就将荆山里的一块石头献给楚厉王,说这是一块美玉。楚王叫玉工来看,玉工说这哪是什么美玉,就是块石头嘛!

楚王大怒,就砍了卞和的一条腿。其后楚武王即位。卞和跛着脚再次去献玉,但又被楚武王当成骗子砍掉右脚。其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抱玉哭于荆山下,三天三夜,血都哭出来,楚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天下被砍双脚的人这么多,为什么惟有你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说:“我不为失去双脚而哭,而是为珍宝被人看作石头、忠臣却被认为是骗子!这才是我所伤心啊。”对此楚文王请来能工巧匠,琢石打开验看,果得一罕见之美玉,后经加工雕琢成一块璧作为传世之宝,为表彰卞和而命名为和氏璧。

李商隐自己觉得惭愧,我们这里也有荆山,可是荆山的美玉(暗喻自己的才能)没有人发掘。

却羡卞和双刖足:我反而羡慕这个卞和,他的两条腿都被砍断了。

一生无复没阶趋:他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在官府的衙门底下供人驱使了。李商隐就辞官了。

前文提到李商隐与时任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并到他的幕府工作。于文宗开成三年写了一首七言律诗: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迢递高城百尺楼:安定在甘肃,这是他的岳父王茂元做泾源节度使所镇守的地方;迢递可以形容甘肃离长安很远,也可以形容城楼很高。义山登上这安定城楼后有感而发。

绿杨枝外尽汀洲:时序是春天,登上了安定城楼,看到杨柳都发芽了,水边的沙洲,一片青绿。古人家说登高望远,你的胸襟、你的联想就会丰富,志意就会高远。所以才有李后主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或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李商隐登上高楼,就想到自己国家的多难。 所以在高楼上,人有很多威慨。李商隐一切的关怀,对整个的国家,民生的关怀,他的理想,他的志意都是因为登高望远引起来的。

贾生年少虚垂泪:贾谊是汉文帝期间的一位青年才俊,有个名篇《治安策》,里面写“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贾谊为了国事叹息又痛哭流涕,可是你的心血都是白费的,所以“虚垂泪”。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期因为政治动乱,从洛阳离开到南方荆州去依附刘表。李商隐认为自己的才情不输贾谊与王粲,但也因为政治上不得志而被迫前往甘肃。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颈联引用范蠡的典故。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义山表明自己的志向,犹如范蠡一样,不是一个贪图富贵名利之人,心中向往是江湖,表达了淡泊高远的志趣。

欲回天地,指建立功业之志,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把社会上罪恶的、痛苦的事情解决后,才安心乘一叶扁舟,浮于江湖。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引用《庄子》的典故,鹓雏,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自比。鸱,一种恶鸟,专食死老鼠,比作惠施。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你的位置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

李商隐在诗中运用此典故,绝妙经典,表示自己不屑于功名利禄,告诉小人们不要妄加猜测。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李商隐于武宗会昌二年(西元842年)设法又回到秘书省任职。此时正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唐武宗充分的信任与授权,李商隐非常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然而,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回家丁忧三年(通常是25个月)。而这段时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

与此同时,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讨伐藩镇叛乱时病故(西元843年)。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升迁,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仕宦之路更加困难。

丁忧结束后,李商隐重返长安任职,但由于李德裕在唐武宗因服丹药驾崩后开始失势,牛党在继位的唐宣宗的支持下开始掌握朝政,新一轮的政治清算行动无法避免,虽然李商隐只是个小小的官员,清算的名单上也不会有他,但对于自己政治前途的悲观,往昔的凌云之志也渐渐消磨殆尽。

接下来十几年的时间,李商隐都在各幕府里担任幕僚。后来当年的好友令狐綯担任宰相时,李商隐请他帮忙找工作,结果令狐綯认为李商隐“背恩”,不愿帮他在京城安排位置。后来,李商隐找到了个县尉的缺。命运总是喜欢开你玩笑,当年在弘农,是谁不喜欢当县尉而写了一首诗告假辞职!

晚年李商隐笃信佛教,与僧人交游并捐钱印佛经。大中十二年(西元858年),李商隐在荥阳病逝。

根据台湾省颜昆阳教授的评论,李商隐诗有四大特色:哀、艳、迷、谜。

哀:表面平淡,品味后却很沉郁、深层。艳:男女之情;风格华丽。迷:迷离、暧昧不清、朦胧、耐人寻味。谜:如谜题般令人费解。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