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书法名家——李德新

笔墨风华 2025-02-13 17:12:06

李德新,字得心,静心斋主,河北临漳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休干部。1942年生于书法世家,祖父李春华小楷毛笔当初乃全县榜首,二兄德润的南宫碑在全县颇有影响,妹如清爱好绘画。

德新自幼酷爱书法,临写多家字帖,擅长隶书和大篆。2017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职称。 现任中国国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古邺分院院长,中国红色文化太行精神委员会副主任,河北邯郸鬼谷子书画院院长。

德新不仅多次参加市、省、全国书法活动和比赛,并有斩获,不少作品还被各界人士收藏,获得好评 ------

1994年,用九十九个小“寿”组成的 大“寿”字------ “百寿图”,成为本地文化“特产”,不少人士以此赠送给亲朋好友。中央领导乔石、费孝通、孙毅、张万年等和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深都有收藏。

2010年,参加河北省拒绝传销共建和谐“安利杯”书法大赛荣获二等奖, 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作品在河北日报上刊登 。

2013年10月,湖南省文联、常德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化局三家授予“百杰中国书法家”称号;

2017年,为了学习、宣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与中国国学书画研究院院长田野同志、河北金盾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阳洋同志共同谋划,精心组织全国19名书法家,共同书写习近平主席的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等七部长卷,总长568米,创下世界吉尼斯记录。邯郸市委还在邯郸学院和河北大学举行长卷展示和赠送启动仪式。同年6月28日,党的生日前夕,又在邯郸大戏院广场,有万人参加的大型庆祝活动上展示了长卷。多家新闻单位做了现场报道。

2019年4月,作品在山东泰安市双创大厦举办的全国17名书画家艺术家邀请赛上荣获金奖,山东电视台进行专访。同年8月,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纳八十大寿,作品“一笔大寿”深得李纳和亲友好评。

2021年,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参加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阳洋同志组织的,用楷、行、隶、龙篆和毛体五种书体书写的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五部长卷,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好评。

同年,为庆祝建党100 周年,在中国文化进万家书画艺术中心、北京捷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盛世中国传承经典”巨著中,有25幅书法作品被选用。同时,书法作品以精品专版邮票册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李德新先生的大篆书法作品,可谓古韵盎然,极具艺术价值。从笔法来看,其用笔古朴且灵动,藏锋逆入,回锋收笔,将篆书“玉箸”笔法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笔画起止处圆润饱满,线条中段凝练厚重,富有立体感,行笔过程中节奏把握恰到好处,缓急相间,使线条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韵律感。

在结构上,李德新先生的作品巧妙地遵循了大篆结构的独特规律,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字体大小不一,参差错落却又和谐统一,展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感。某些部首的变形与夸张处理,既保留了大篆的古朴韵味,又增添了现代艺术的创新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章法布局而言,李德新先生的作品行气贯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连贯,留白之处也安排得恰到好处,形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落款与钤印的位置精准,与正文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整体美感。

李德新先生作品的线条质感堪称一绝,似千年古木的纹理,质朴而又充满力量,兼具柔韧性与挺拔感。每一根线条都蕴含着书法家深厚的功力与对大篆艺术的深刻理解,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文字的历史沧桑。

李德新先生的作品既传承了大篆书法的古朴、雄浑、典雅,又融入了书法家独特的个人情感与艺术风格,在古朴中见灵动,在严谨中显洒脱,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大篆书法的古老魅力,还能领略到现代艺术的创新活力 ,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大篆书法佳作。

李德新先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既得益于他的广纳博采、勤奋与悟性,也得益于他深厚学养的滋润。他的书法写的是心性,是书道,彰显是书法的神采,是灵魂!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