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中旬的时候,81岁的毛主席坐专列到了长沙,住在省委九所,在那儿一住就是长长的114天。
在这儿,毛主席作出了两大著名决策,一个是长沙决策,另一个就是特赦最后一批战犯。
锦州、沈阳、长春咋还留着战犯?咋还没放?战犯释放的时候还得开欢送会,还得请他们吃饭,而且每人还发100元。
毛主席看到有13名战犯不符合特赦标准时说道:“都放了吧,咱们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之前搞土改的时候,我们杀恶霸地主,那是因为不杀的话,老百姓会害怕。可这些战犯,老百姓都不认识,咱们杀他们干啥?”
毛主席作出指示之后,这事儿一下子就简单多了。华国锋接到指示,立刻着手处理特赦的事情。可就在这当口儿,监狱那边传来消息,说又有5个战犯病死了。
这时候,华国锋就对监狱的工作人员叮嘱说,在特赦令公布之前,可不能再有人死了,尤其是黄维这样比较特殊的人。
黄维在国民党军队里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带兵打仗相当厉害,属于一流水平,并且这人能文能武,有勇有谋。
黄维咋成名的咱们就不多说了。在黄维的军旅经历里,对他影响最大的肯定是陈诚。黄维接了陈诚用心栽培的第十八军中将军长的职位时,才34岁,这可真算得上年轻有为。
1947年秋的时候,国民党打算照着美国西点军校的体制,弄一个新制军官学校出来,蒋介石就指派黄维去当校长。
黄维正精心筹备这件事的时候,国防部的一个军事会议把他的计划给打乱了。咋回事儿?原来,国防部临时做了调整,要组建十二兵团,还让黄维当司令,而且马上就得奔赴战场。
解放军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最大的任务就是消灭黄维兵团。为了确保能彻底把黄维兵团给歼灭,中原野战军把所有兵力都用上了,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也全体出动,参与围歼黄维兵团的任务。
1948年12月的时候,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给围起来了。这黄维兵团可是号称蒋介石的王牌军,可就算是王牌军,想从围困里冲出去也不容易。没过多长时间,黄维兵团就沉不住气了。
这边解放军正劝黄维投降,那边黄维却铁了心要等救援,死也不降。12月15日的时候,黄维和他的副司令员胡琏这些人跑到平古堆去了,还打算下午就往外突围。
谁能想到,蒋介石突然就派飞机到空中去给黄维下命令了,让黄维配合空军去执行投毒任务。
突围一开始,黄维兵团就被打散了。黄维,想大量服用安眠药自杀,嘿,没想到被解放军一下子就给俘获了。
黄维被俘虏之后,那是死不承认自己的身份。别人问他叫啥名,他就说自己姓方,怎么都不肯承认自己是黄维。后来,有个曾经给黄维当过司机的战士把他给认出来了,这时候黄维才哆哆嗦嗦地拿钢笔在纸上写了“黄维”两个字。
黄维被正式俘虏之后,一直都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老是对看守他的战士讲:要杀要砍随你们便。
1949年2月7日的晚上,黄维被带进审讯室。不管问他啥,他就是不吭声,一个劲儿地说:“我很惭愧。”
审讯员问道:“惭什么愧?”
黄维讲道:“我的部队吃了败仗,我还成了俘虏,我是个军人,心里当然觉得很惭愧。”
特别是1950年的时候,黄维被转到北京功德林监狱去了,他抵触情绪可强了,不觉得自己有啥罪行。他还讲:“要是有罪,那也就是打了败仗,别的我一概不认。”
淮海战役里用毒气这事儿,他解释说:“催泪瓦斯投弹我们确实用了,可我没下命令用毒气这也是真的,空投投弹那是蒋介石干的,我可没这么做。”
不过,经过调查发现,黄维确实安排投毒了。只是当时情况特别紧急,根本不需要黄维下达那种形式上的命令。但这可不意味着黄维就没罪。
在杀害俘虏这件事上,黄维存在数不清的关键问题。所以,即便证据确凿得很,黄维还是一副不服输、不服气的样子。
这就使得黄维的战犯生涯特别漫长,居然占了他一生的三分之一。
1948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他都是在监狱里过的,他的想法也是变来变去的。
一开始,黄维老是对两类人充满敌意,一类是揭他短处的人,还有一类就是表现很积极的人。
他老是不停地发牢骚,就经常有人跟管理员说他这情绪问题。结果,他常常当着那些“打小报告的人”的面,不仅用言语去攻击人家,有时候还直接动手。
黄维有这样的观念和做法,监狱的工作人员对他印象可差了。
当然,换个角度看,黄维在1958年前后也感受到了共产党的温暖。
医生给黄维做了检查之后,确定黄维得了重度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肋膜炎、颈部淋巴结核,还有浮肿、腹水这些病。后来通过大量注射链霉素、葡萄糖、PAS,再加上做手术,黄维就痊愈了。
所以,在治病这个事儿上,黄维的想法那也是经历了好长一个过程的。最开始是拒绝,接着失望了,然后还发发牢骚,到最后就变成感激了。
黄维养病的时候,管理所一直给他供应食物,从没断过。每天还给他牛奶喝,两个鸡蛋、三两猪肉也没少过。
后来黄维被特赦了,朋友跟他说,当年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他这才恍然大悟,在国家那么艰难的时候,管理人员对他还特别好,他特别后悔自己之前没明白。
1959年秋的时候,毛主席下达命令,要特赦一批已经改恶从善的战犯。特别是特赦大会一开,好多战犯都觉得特别意外,他们这才知道,毛主席是真的打算特赦战犯。
黄维心里清楚,自己不可能第一批就被特赦,可他对毛主席、对共产党也产生了崇敬和感激之情。
一直到1975年,黄维才终于得到了最后的特赦。
得跟您说一下,1975年那批,实际上不是原计划里的“最后一批”,这可是毛主席指示的。
全部特赦,特殊关照1975年,毛主席指示“全部释放”,这之后特赦的准备工作就都弄好了,真就是万事俱备,只等东风了。
华国锋讲:“好些年,我们一直按照毛主席提出的惩办和宽大相结合、劳动改造跟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政策,改造了好多战犯。如今不少战犯经过长时间的教育改造,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改恶从善的情况,这就是毛主席对战犯改造政策的成果。”
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抚顺、秦城监狱等地方分别开了特赦大会。每个会场都特别热闹,好多战犯都特别感动,大声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黄维、文强、周养浩他们这些人都激动得流下了泪水。管理所给被特赦的人员补发了100元生活费,还发了一套衣服,把他们寄存的手表还有其他东西全都退回来了。李九思戴上手表就感慨道:“共产党办事可真认真,这一点我最佩服了。”
特赦之后,黄维有一回回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还在2号监狱房间住了一晚上。他满怀感激地讲:“我以前在监狱里改造得不太好,真没想到能活到现在,这主要多亏了共产党的政策好。”
黄维出狱之后,按照指示就到文史馆工作过。再后来,他的妻子蔡若曙跳河自杀了。1989年,他打算去台湾的时候,因为太激动了,突发心脏病就去世了。
老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嘛。黄维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硬骨头。可就算是他,在面对自己老婆的时候,那也是掉了好多次眼泪。
黄维被俘虏以后,他老婆好多次都盼着黄维能好好认错。可能是不太会表达的缘故吧,黄维老是在言语上让他老婆伤心。
第一批特赦之后,黄维就经历了无数次的煎熬。他的妻子蔡若曙,一直都没看到黄维的名字出现在特赦名单里,这可让她又失望又绝望,精神状态也变得很差。
一直到1975年,蔡若曙才盼到丈夫回来。可这时候的蔡若曙已经得了很严重的精神病了。最后,她非常不幸地跳进永定河自杀了。当时黄维年纪大了,身体又弱,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自杀却救不了。好在后来有个年轻人路过,把蔡若曙救了起来,可最终还是没抢救过来,人就这么没了。
黄维的妻子去世了,这对他的打击可不小。他在监狱里一直不思悔改,还老是坚持做永动机,根本不听妻子的劝阻,所以才这样。
周总理生前专门叮嘱过文强等人,希望他们在活着的时候,能为祖国统一出份力。可能是蔡若曙的离世,才让黄维彻底醒悟过来。
黄维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老是跟文强念叨:“我趁着现在还能活动,脑子也还算清醒,必须得给祖国的事业出点力,哪怕就一点点也好,不然我死了都闭不上眼。”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那会,黄维写了好些回忆文章。1989年的时候,黄维和文强计划着一起去台湾,临出发前,黄维可激动了。
可最后他还是心脏病突然发作,一下子昏倒在地上,然后就再也没能醒过来。1989年3月20日,黄维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5岁。
总结黄维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不过,到了晚年,他也感受到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关怀,其实,他在监狱里的时候就早已经感受到。
还好,他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彻底想通了,也算是安然地走了。
黄维去世之后,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他们都送了花圈。报刊上也登了一些对黄维的评价,说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心里一直挂念着祖国统一的大事儿,特别想念台湾那边的亲戚朋友。他为这事儿可做了不少好事情。
得承认,黄维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要是以他被俘作为分界线的话,他的人生就像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恶,一半是善;一半是谬论,一半是真理。
他在旧社会里过了44年,新社会里生活了41年,在监狱里待了27年,自由的日子过了14年。
一方面,他的改造耗时特别长,他还是那种“顽固不化”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恰恰是因为有黄维这样的情况,才越发凸显出在战犯改造这个事情上,毛主席可是花费了超多的心血。这也足以证明毛主席目光长远,同时表明改造政策是多么的伟大又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