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画大杜午夜随笔】

韦子淳啊 2025-02-14 15:32:59

春晚上的钢琴曲咋就这么难听懂呢郎朗弹的那个洋曲子,听得我直挠头,还不如以前那些老调儿呢,起码能哼两句。

说起今年春晚的钢琴表演,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郎朗在辽宁那边和一帮老外合伙弹了首啥玩意儿,听得我是一头雾水。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以前那些耳熟能详的钢琴曲,像《黄河》《浏阳河》啥的,那才叫好听呢。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这些老曲子了,但是它们确实是咱们中国钢琴音乐的瑰宝啊。我就纳闷了,为啥春晚不多安排点这样的节目呢

刘诗昆、殷承宗这些老一辈的钢琴家,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弹起钢琴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再说那个王建中,上海音乐学院的副院长,人家写的钢琴曲那也是一绝。《彩云追月》《百鸟朝凤》这些曲子,听一遍就能记住,再听还想听。可惜现在这些好东西,在春晚上越来越少见了。

钢琴可是当代乐器之王啊,放在大型演出里那效果绝对是震撼人心的。要是明年春晚能多安排几个钢琴节目,那该多好啊。不光是老一辈的,新人也可以啊。只要有真才实学,管他是谁呢关键是要能打动人心,让观众听得懂、听得爽。

说起春晚,每年都在喊要创新,可是怎么创新呢说白了就是底气不足呗。这几年,真正能拿得出手的钢琴曲太少了。你看那些我要上春目,钢琴类的更是少得可怜。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

我琢磨着,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钢琴曲不感兴趣了可也不对啊,你看那些音乐选秀节目,不还是有不少弹钢琴的吗问题可能出在别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音乐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是商业化太厉害,影响了艺术的纯粹性

再说回春晚,它既要满足国内观众的口味,又要展示咱们的文化软实力。这可真是个难题。你要是全弹些传统曲目,年轻人可能觉得老土;你要是全弹些现代的,老年人又听不懂。这个平衡可不好把握啊。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直播啥的特别火。这对传统音乐艺术,尤其是钢琴这慢工出艺术形式,肯定是有影响的。你说一首钢琴协奏曲动辄几十分钟,谁还有那个耐心听完啊

但是,我觉得这未必就是坏事。新媒体也给钢琴艺术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说,现在不少钢琴家在网上开直播,和粉丝互动。这种形式就挺新鲜的,既能普及音乐知识,又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还有啊,现在不少年轻钢琴家喜欢把传统曲目改编成流行风格。这种尝试挺有意思的,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钢琴音乐。当然了,这种改编也要有分寸,不能为了博眼球就丢了艺术的本质。

说到底,要想钢琴艺术长盛不衰,关键还是要抓教育。现在的钢琴教育,是不是太注重技巧而忽视了音乐性我听说有些孩子从小就被逼着练琴,练得一身本事,可就是不爱弹。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

我觉得,钢琴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是能把钢琴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比如说历史、文学啥的,说不定能培养出更全面的音乐人才。

还有啊,现在的钢琴教育是不是太精英化了我看那些农村孩子,想学钢琴的机会都不多。要是能把钢琴教育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中,说不定能发掘出更多的人才。

虽说今年春晚的钢琴节目让人有点失望,但我还是对明年充满期待。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钢琴演奏家登台献艺,不管是老一辈的大师,还是新生代的才俊。最好能有超越李云迪水平的演奏家出现,那可真是让人兴奋啊。

当然了,光有技巧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我希望能听到那种既有高超技巧,又能打动人心的演奏。要是能把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古典音乐完美结合,那就更好了。

说到底,春晚是个大舞台,应该给各种风格的音乐都留有一席之地。既要有传统经典,也要有现代创新;既要有本土特色,也要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咱们国家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说起钢琴音乐的传承,我倒是想起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钢琴家,是不是和老一辈的有点脱节啊你看那些老一辈的大师,不光技艺精湛,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诣。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技巧了得,但是在文化底蕴上似乎差了点。

这可不是小事啊。钢琴虽然是舶来品,但是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就得和咱们的文化结合起来。要不然,就算技术再高超,也只能是空有其表。我觉得,年轻的钢琴家们应该多向老一辈学习,不光是技巧,更重要的是那种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当然了,光学习传统还不够,还得有创新。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人们的审美也在变化。钢琴音乐要想不被淘汰,就得与时俱进。比如说,能不能把钢琴和电子音乐结合起来或者是和传统戏曲融合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说到钢琴艺术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商业化的影响。现在很多钢琴家为了吸引眼球,搞些花里胡哨的表演。这种做法,说实在的,我是不太赞同的。音乐艺术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被商业利益左右。

但是话说回来,艺术家也得吃饭不是完全不考虑商业因素,那也不现实。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又能让更多人接受和喜爱钢琴音乐。这可真是个难题啊。

我觉得,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多元化发展。比如说,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高质量的钢琴音乐会,满足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听众。同时,也可以搞些大众化的表演,吸引更多人关注钢琴艺术。只要不丢失音乐的本质,适当的商业化其实也未尝不可。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还是想谈谈钢琴艺术的未来。虽然现在面临不少挑战,但我对钢琴艺术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钢琴这个乐器,它的表现力实在是太丰富了,只要有好的作品和演奏家,就一定能打动人心。

未来的钢琴艺术,我觉得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不光要传承经典,还要勇于创新;不光要保持高雅,还要贴近大众;不光要有中国特色,还要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钢琴艺术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我还是想说,不管是春晚还是其他舞台,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钢琴表演。让我们一起期待,钢琴这乐器之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0 阅读:1

韦子淳啊

简介:韦子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