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前高管创业,10年获10轮融资,最新产品发布

天下网商 2024-12-09 13:51:44

在AI大模型的热度下,搭载AI功能的AR眼镜开始热闹了起来。

今年4月,科技巨头Meta联合眼镜品牌雷朋推出的第二代智能眼镜Ray-Ban Meta更新了新的AI功能,内置的大模型可实现智能对话等功能。据科技媒体The Verge统计,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台。

11月上旬,百度发布小度AI眼镜,小米也被曝出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

除了互联网巨头之外,国内AR眼镜厂商也纷纷推出了搭载AI功能的AR眼镜。11月18日,国内AR眼镜厂商Rokid与眼镜品牌暴龙推出了新一代AR眼镜——Rokid Glasses。作为一款可拍照、可通话、可翻译的AR眼镜,功能点与Ray-Ban Meta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实从产品形态来看,无论是Ray-Ban Meta,还是Rokid Glasses,都并非是开创者,而是不断通过各种功能的微创新实现迭代。早在2013年,谷歌就定义了智能眼镜的雏形,但由于技术限制,一直没有厂商能做出一款真正适用于日常的AI眼镜。

现在,AI技术的发展让更多实时功能得以实现,硬件技术的革新也让AR眼镜这个产品有了更好的展示形态。距离AR厂商的“iPhone时刻”,似乎越来越近了。

值得注意的是,Rokid创始人祝铭明个人履历颇为丰富。2007年,祝铭明创立“猛犸科技”做手机操作系统,2010年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购,他进入阿里掌舵阿里巴巴最神秘的部门——M工作室。2014年,他离开阿里,创办Rokid,涉足人工智能领域。企查查显示,目前Rokid已经获得10轮融资,估值破10亿美元。

仅重49克的AR眼镜,会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吗?

“未来有两件事情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一个是AI,一个是AR,而且它们最终会变成一件事情。我们认为AR才是AI的最佳载体。”在Rokid Jungle 2024大会现场,创始人祝铭明表示。

在发布会现场,祝铭明全程佩戴着最新款产品Rokid Glasses演讲。作为自家产品的深度使用者,他表示自己已经离不开这款产品。

从外观来看,Rokid Glasses与普通眼镜看不出差别,整机49克的重量。产品整体外观由暴龙眼镜开发设计,材质上以轻便的材料为主。满电状态下,该产品可以持续使用4小时。

Rokid Glasses

它还整合了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大模型的算法能力,可以做到物体识别、文字翻译、数学题解答等行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或动物,该眼镜能够实时识别,并展示出相关信息内容。

《当代企业》在现场感受了这款产品,借助其智能终端,可实现触控交互和射线交互。触控交互与手机相似,通过单指、多指等触控方式可实现相关功能的打开,比如单击放大页面、拖动观影进度条等动作。射线交互类似鼠标,功能是在眼前的虚拟场景中选择不同的页面。

刚佩戴上这款眼镜时,迎面而来会出现眩晕感,第一次使用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操作上通过不同的交互形式三屏界面可以随意切换。

据介绍,目前,该产品可适配最高600度的近视镜片。《当代企业》实际体验AR眼镜的办公场景来看,AR眼镜能够实现三屏展示,同步查看和处理多个工作任务,但处理点按、打字等操作时,没有电脑流畅,多屏展示容易被互相干扰,学习适应难度较高。

从整个产品体验来看,Rokid Glasses相当于是一副添加了AI+AR功能的“普通眼镜”。从用户端考虑,目前AI眼镜的功能,智能手机也都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如何吸引普通用户购买。

AI大模型,AR眼镜厂商的新机遇?

随着大模型兴起的AI热,所有科技企业都在寻找AI的落地场景和搭载终端,这股AI“军备竞赛”的热潮,如今也席卷了AR眼镜圈。

近期,智能眼镜厂商Gyges Labs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金沙江创投、韶音创始人陈皞和NYX Ventures。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首个投资的AI硬件项目。

今年,多家AR眼镜厂商也都拿到了新融资。1月,消费级AR眼镜厂商Xreal完成60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同月,Rokid完成近年来国内AR领域单笔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融资,总规模近5亿元;雷鸟创新则在今年上半年连续完成3轮融资,总融资额已超过5亿元……

各家AR眼镜厂商获得新融资,或许与市场增长有关。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AR设备出货量为26.2万台,同比上涨154.4%,进入增长快车道。

市场的增长也吸引了众多大厂入局。近期,百度旗下小度科技推出一款AI眼镜,可实现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功能。

小米也被曝出正与歌尔股份合作,开发新一代AI眼镜,产品对标Meta与雷朋联合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Ray-Ban Meta,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小米创始人雷军曾预计这款AI眼镜的出货量将在30万台以上。

手机厂商OPPO则已经发布了自己的的第三代AR眼镜——OPPO Air Glass 3,用户点击太阳穴即可激活AI语音助手,支持触摸交互,可以轻松控制音乐播放、语音通话、信息显示、彩色图像浏览等功能。

无论是大厂们的纷纷入局,还是AR眼镜厂商们迎来融资热潮,AI与AR的结合,已经成为AR眼镜未来发展的共识,这也是AR眼镜更能展现科技力的一大重要方向。

从娱乐到办公,AR眼镜如何让消费者动心?

“现在制约AR眼镜行业发展的因素还是内容和生态。”在近期举办的一场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发布会上,西湖大学国强讲席教授仇旻表示。

《当代企业》搜集的用户反馈显示,目前大多数用户购买AR眼镜的目的,还是当做最新款电子“玩具”,主要用来满足沉浸式观影、玩游戏等体验。“不过也不能玩太久,盯着看久了还是会有点晕眩感。”一位AR眼镜体验者提到。

当一款新事物出现时,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娱乐体验,确实是吸引用户下单的重要因素。为此,几乎所有AR眼镜厂商刚推出产品时,均以娱乐体验为主要卖点。

例如,Rokid推出了智能终端设备——Rokid Station系列,该设备的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内容生态,其接入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等旗下的影视应用,丰富用户观影体验。

另一家AR眼镜厂商雷鸟创新也在近期推出了适配自家AR眼镜的Google TV内容终端——Pocket TV。该产品同样涵盖了影视、直播、网络节目、游戏等多种内容,丰富了用户的娱乐体验。

AR眼镜使用场景

目前来看,AR眼镜的价格已经降至1500元~2500元人民币左右,作为一款新潮的电子设备,这个价位与智能手表相当,门槛不高,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但如果一款智能终端只能提供娱乐功能,很难吸引更广泛的用户下单。为此,现在AR眼镜厂商都在从娱乐属性扩展到工具属性,希望能将产品融入到用户的工作场景中。

在最新发布会上,Rokid宣布与钉钉深度合作,基于Rokid Glasses打通了钉钉应用,用户可通过AR眼镜查看日程提醒、加入视频会议、查看聊天并做出快捷回复等动作。

另一家国内AR厂商INAIR也推出了专为工作场景设计的AR眼镜——INAIR Pro,这款产品可将手机转换为操控器,实现文字输入和鼠标点选的功能,搭配蓝牙键盘可完成如代码编写、制作PPT、内容撰写、轻量化视频剪辑等工作。

总体来看,AR眼镜要想真正突破到工作场景,还需要做更多适配性,以及如何比PC产品更有效率,这才是用户购买AR眼镜替代PC产品的重要因素。

目前来看,各大AR眼镜厂商面临的普遍痛点是主流应用使用体验有限,无法开发更为复杂的功能,也就无法做到替代手机、PC设备等产品。

此外,续航也是较大的痛点。由于AR眼镜电池容量小,续航时间短,满电情况下如Rokid Glasses可续航4小时,但这对用户来说似乎远远不够。毕竟手机续航可以保持一天,而且还能边冲边玩,但AR眼镜不得不取下来才能充电。

更关键的是,目前还没有属于AR眼镜原生的杀手级应用出现,基本都是对现有应用软件的移植,这或许是AR眼镜还未大规模铺开的重要原因。

从销量上来看,国内AR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趋势,Rayneo(雷鸟创新)、Xreal、Rokid和INMO组成的“AR四小龙”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AR四小龙”雷鸟创新、XREAL、INMO和Rokid位列前四,合计销量份额达到89.2%。其中,雷鸟创新以37.3%的线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现在看来,AR眼镜在场景应用上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未来在更多场景实现突破,才能打破消费者对AR眼镜仅是个“电子玩具”的认知。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