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山缘何大多光秃秃?

三秦青年人 2025-02-19 09:03:28

当下的山林大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树木繁茂,花草繁盛。就连往昔的荒漠戈壁,如今也已被绿意所覆盖。然而追溯到古代时期,不论南方还是北方,但凡有人生活居住的区域,在方圆五公里范围之内或许皆是一片荒芜、毫无植被的景象。大家应该都看过不少清末时期拍摄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山峦根本看不到一丝绿意。

秦汉时期的状况相对较好,彼时人口数量较少,人们对于木材的需求尚不十分庞大。而到了唐宋时期,形势则严峻得多。由于种植技术水平得以提高,能够承载养活的人口日益增多,而且伴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个领域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愈发增大。在古代,木材在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一,建筑材料中会用到木材。在古代,几乎所有建筑都离不开木头,然而品质优良的木头,只有皇室以及富贵家族才有能力使用,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其二,做饭与取暖均需用到木材。在古代,既没有石油和天然气,也不存在电力。古人在生火做饭以及冬日取暖之时,都离不开木材。 其三,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木材。诸如家具、器具、玩具,甚至部队的武器装备等诸多方面,都有木材的用武之地 。

当然,在许多其他方面也存在使用场景,在此便不逐一详述了。唐宋年间,对木材的需求极为高涨,致使山林大多遭到过度砍伐,呈现十山九空的景象。不少人因不舍得砍伐自家树木,便去偷砍他人的树。鉴于此,北宋仁宗在位时特意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偷砍他人树木达三棵及以上者将被处以砍头之刑 。

到了明清阶段,状况愈发严峻。直至清末时,全国人口增长至4亿,彼时,国内各地的山林大多呈现出一片光秃之态。在往昔岁月里,黄土高原曾是植被繁茂的景象。而发展至如今这般模样,除去气候方面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先辈毫无节制地砍伐林木所致 。

在古时候,即便你拥有财富,也不见得就能够买到所需物品,然而用柴薪必定能够换取到东西。直至如今,生活场景里木材的使用频率愈发降低。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目睹当下山林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