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二少,科普中国,CNKI,《水生态学杂志》。
河北一河道黄瓜鱼“泛滥”2024年8月初,IP地址为河北廊坊的视频博主@二少发布了一则短视频,配文字是:“黄瓜鱼泛滥成灾啦!”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某处河道中,靠近岸边聚集着大量的黄瓜鱼!真的是特别的多,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不知道在干嘛,甚至让靠近岸边的水看起来是纯黑色的。有的黄瓜鱼甚至被同伴给挤得跳到了岸上,但是后面的黄瓜鱼还在前仆后继,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在干什么。
虽然黄瓜鱼的个头很小,但好像是块肉啊,可是现场压根没有人来抓,这就显得有点奇怪了。
一位IP地址是天津的网友则是有些急切地说道:“抓呀!我们这20一斤!”但博主却很淡定表示:“我们这里没人要!”很快就有河北本地的网友应和道,表示当地都泛滥了,但是大家都不爱吃。
一位北京的网友也表示:“河里多的是,不会钓鱼的钓得都是这,其实酥一锅挺好吃的。”
对啊,这种个头的小鱼用来油炸应该非常香,咋就没人要呢?看来真的就是太多了,跟这位博主说的一样:当地人吃腻了。
所谓的黄瓜鱼是什么物种呢?
黄瓜鱼黄瓜鱼就是池沼公鱼,这个公鱼不是说这种鱼都是公的,是公鱼属鱼类的意思。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黄瓜鱼,是因为据说它们吃起来隐约有点黄瓜的清香,虽然我压根吃不出来。
池沼公鱼还有公鱼、西太公鱼的别名。它们看起来就是没啥大特点的小杂鱼,体长最高也就8-9厘米。其身体细长,侧扁;池沼公鱼整体是银白色的,背部颜色比较深,细看身上的鳞片还有暗色的小斑点,鱼鳍则都是灰黑色的。
池沼公鱼喜欢低水温且水质优良的淡水区中,是小溪流还是大江大河倒是不挑剔,它们有个习性就是喜欢在靠近岸边的区域游动,因此上文那个视频中的画面并不少见,只是数量确实太多了,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后面再说。
它们是杂食性的鱼类,最爱吃藻类,桡足类、枝角类和甲壳类动物。
池沼公鱼在亚洲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日本、朝鲜、中国黑龙江流域和辽宁鸭绿江流域。
为何会泛滥?池沼公鱼在其分布地几乎变成优势种群,这得利于它们的三个特点。
首先是池沼公鱼是一年生鱼类。意思是它们的寿命基本上都只有一年,少数个体能多活个一年。如此短的寿命,它们想要种群延续下去,那必须就要有非常高的繁殖速度。差不多一年后,它们就性成熟了,然后会在4-5月份,尤其是在4月上旬开始繁殖。
它们的卵具有黏性,会被生在岸边的浅水中的砂烁或水草上,一次性产卵可以达到上万枚,你再看看它们的本身的数量,那一年一片水域的池沼公鱼可以产下多少后代?这鱼的“蚁群”战术使得它们可以快速扩充后代。
其次是它们的杂食性。无论是在什么水域,它们都能找到合适的食物,如果该水域生物丰富,那就是去底栖动物、昆虫;如果该水域比较贫瘠,那也可以吃浮游生物和藻类。总之怎么样都有得吃。
最后是破坏性低。它们在28℃以下水域就可正常生活,而这个条件要求实在不高,我国只要不是太靠近赤道的水域,它们都可以接受。有很多我国水域为了抵抗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甚至会故意引入它们,让它们去抢占外来入侵物种的生态位,因为那些外来物种还不适应当地生物,数量上是打不过池沼公鱼的。
而本地的鱼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会因为池沼公鱼而被抢占资源,因为数量多但体型小的池沼公鱼本身就是资源。
小时候被拐卖,只记得家附近有条河里全是这种鱼,哪位好心人告诉我这是哪里,我想回家认个亲
这玩意是不是叫麦穗
白条?
我们叫餐条子
这鱼先炸好,然后放指天椒、土种小番茄很酸的那种 拿来下酒,多少白酒都不够喝
以前在我们河里,这种鱼叫呱呱香,油炸吃的撑肚皮,现在少了,也灭完了,怎么不流到我们的九洲江呢?[得瑟]
没听说过
刁子鱼
这鱼情,羡慕啊,就是不喜欢吃捞来喂牲口也行啊,为啥没人干?
这是为油炸而生的[抠鼻]
我们这叫黄瓜香,十多块一斤吧
很可能有地质问题!
我就是河北廊坊人,这边白条成灾了
天津宝坻蓟县武清及香河也就是京东一带都喜欢吃
这是蓝刀鱼!
我们都叫它小白条……
刚买的99元7斤包邮包售后[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这种鱼油炸再好吃
烘腊鱼啊
白条[笑着哭]
黄瓜鱼的寿命绝对不是一年。
看图片就是麦穗吧?这要椒盐油炸或是黄豆闷麦穗儿,多好的下酒菜
黄瓜鲢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溜边的黄瓜🐟
不就是白条子
小白条,餐条
油炸超级好
游古条
要在我们这边能吃到它绝种
白条?
这不是白条 是原生品种 麦穗儿
俺们家土话叫麻参子
不认识麦穗不像麦穗黄瓜条子不像黄瓜条子没吃过
发位置
怎么保护自己不被灭绝,多生,让别的物种都吃腻了[笑着哭]
你TM的这玩意能吃腻?
污染厉害,现在河水里面的东西谁敢吃!
看着这么像我们这儿的“小麦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