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博物馆:参观毛家坪遗址考古成果展

关中拍客 2024-11-14 09:07:55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北部,雄踞渭水河谷,控制秦陇咽喉,为早期秦人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在此设立冀县,乃中国最早出现的县,有“华夏第一县”的美誉——

2024年5月2日清晨,在甘谷县博物馆一层的展厅内,我参观了以“子车挥戈 百夫之特”为主题的毛家坪遗址考古成果展。过去,毛家坪是甘谷县磬安镇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村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发现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1.发现毛家坪

1947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渭河流域调查时,意外发现毛家坪遗址,将其标注为史前文化。1956年,甘肃省文管会张学正等在此进行详细调查,采集到大量的陶器标本,并认定这里是周代遗存。1963年,毛家坪遗址被公布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位于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东部为冲沟,南部靠近丘陵,西北部紧邻台地边缘,下方有渭河支流经过。

2.初识毛家坪

1982年和198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先后对毛家坪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1座、鬲棺葬12组、房基4处、灰坑37个,出土陶器1100件、玉石器86件、铜器9件、骨器18件、石圭51件、铁镰1件。

这些墓葬以蜷曲特甚的屈肢葬为特征,证明这里曾经是秦人的聚居区,将秦文化的编年推进到西周时期。毛家坪遗址主要有三种文化遗存:以彩陶为特征的石岭下类型遗存,以绳纹灰陶为代表的“A组遗存”,以砂红陶为特征的“B组遗存”。其中,A组遗存为早期秦文化遗存。

3.再探毛家坪

2008年,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根据清华简《系年》确定“秦人东来”的历史,甘谷县的朱圉山是秦人西迁的第一站,使得毛家坪遗址的地位陡然上升。2019年10月7日,毛家坪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至2014年,早期秦文化课题组再次进驻毛家坪,对遗址进行深入地调查、勘探和发掘。2012年的考古勘探表明,这里分为沟东和沟西两部分,沟东部为墓葬区,沟西北部为居址区,南部为子车氏家族墓地。经过三年,累计发掘墓葬192座、车马坑5座、灰坑752个,出土铜器51件、陶器500件、小件文物千余件(组)。

4.毛家坪遗址的重大发现

这里是秦人南下和北上的必经之地,从西周至战国时期一直都未被放弃。结合清华简和《水经注》等文献记载,毛家坪遗址可能是2700多年前秦武公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地。

在中级别最高的墓葬M2056中,出土了一件胡部刻有铭文的青铜戈,内容为“秦公作子车用,敢美武灵戮威不廷”。此戈名为“子车戈”,为秦公专门为子车氏制作,用于杀戮那些不愿臣服秦公的人。

在毛家坪遗址发现两座车马坑。其中,K201葬三车十马为M2059的陪葬坑,马头全部朝东,贵族出行车辆,车舆漆皮彩绘,车轼饰蟠螭纹。在《逸礼·王度记》中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由此可见,这是一座大夫级别的墓葬,当时县邑长官一般由大夫爵位的贵族担任。

5.毛家坪秦人的生活面貌

秦人先祖伯益助舜驯服鸟兽、助大禹治水、教民种谷物,有功于社稷,被赐姓为嬴。后来,去夏归商,周初因罪被迁至西部边陲与戎人杂居。当时,西部边疆是周王朝最脆弱的地方,活动着许多以游牧为生的戎人部落。他们于中原王朝为敌,凶猛彪悍,战斗力强。因此,早期秦人担负起抵御西戎和平定边疆的使命。

在毛家坪遗址发现大量灰坑和房基,表明西周早期秦人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同时,出土的盆、豆、瓮、罐等器物也显示出早期秦人以粮食为主要食物来源,经营着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并且受到周人礼仪制度影响。

从西周至战国时期,秦人向东发展的脚步不曾停歇。进入西岐,跨过渭河,雍城建都,毛家坪遗址都是秦人的后方大本营。他们在这里牧养战马,务农稼穑,包容交流,守正创新。最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