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类真题速递
在算法推荐中,虚假新闻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真题出处
1
题目来源:简答题 上海师范大学专硕440
2
答题思路:简答题不宜太长,可以从小到大,从个人到群体到社会的框架来回答。
参考答案
算法社会是数字技术嵌入人类社会并与之相互影响的新体系,昭示算法逻辑支配下的社会交往、社会秩序乃至公共文化生活的权力关系转移。由于算法囿于设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注定了权力关系转移的过程难以规避社会资本、商业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使其呈现出“决策过程客观、决策意图主观”的双面特质,从而将算法社会中的人、事、物置于“被操控”的风险之中。
一、“主体异化”的生产传播弱化公众参与
“异化”即主体活动及其产物脱离和否定主体自身,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处于对抗性关系之中,以扭曲或否定的方式来呈现人的本质。算法已渗透到信息内容生产、审核和传播的各个环节之中,逐步以算法逻辑取代了“人”的逻辑,这虽然提升了信息生产传播的整体效率,但也直接导致了信息传播各环节的主体异化,间接导致公众主体性的弱化,特别是在公众感知、理性批判及自主选择权方面,技术对人主体性的取代加剧了公共领域理性基础的瓦解。
三、“信息茧房”的固化与沉浸消解公共领域
“信息茧房”对个人化议题的关注进一步造成公众之间、公众与公共事务之间的隔绝与背离,影响了社会传播场域公共性的形成与发挥。一方面,算法“黑箱”遮蔽了内在推荐机制的运行机理,将大量有价值的公共信息抽离于“信息茧房”之外;另一方面,信息茧房内的信息趋同和公众认知固化,使得个体难以客观理性地审视自身和评判他人,且在情绪的煽动影响下形成不理性的观点对立与表达冲突,观点弱势的群体在网络环境中逐渐失声,差异共在性在网络公共领域亦被消解。
参考文献:苏衡.算法社会公共领域的风险生发与规避[J].新闻爱好者,2023(09):57-59.DOI:10.16017/j.cnki.xwahz.2023.09.014.
#胡师姐新传考研##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