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0年,秦末天下大乱,诸侯王开始了自己的称王之路。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溃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西汉的建立过程中产生了两部史书:《史记》和《汉书》。 这两部史书的内容基本相同。 只不过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因此这两种史料在时间、篇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不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两部史书还是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史记》和《汉书》当中的汉朝故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鼓舞下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但是,秦朝的命运却因为一个人而发生了转折——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 陈胜,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原本是一个农夫。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了楚国之后,陈胜作为一个小农家庭的农民,也加入了反抗秦朝的行列之中。 公元前207年和公元前205年两次攻入咸阳城。 不过在秦朝灭亡后五年左右即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登基做了皇帝。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贫苦出身。 所以当胡亥登基以后,他们就想要推翻秦朝政府。 但可惜的是,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和秦军势均力敌、难分难解。 最终在公元前207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反秦军起义。 秦朝二世而亡——公元前207年秦国灭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为帝,建立了秦朝。 而秦始皇二十六年和前208年(秦王政十二年)也分别发生过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是指为了推翻秦朝统治而爆发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以推翻暴秦王朝统治为目的的一次群众运动、是由秦国贵族阶级发起并参与组织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而后来秦王政吞并六国成功之后称帝称王、统一中国之后称制国家为帝国制度就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政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虽然汉朝并非是由一个统一的政权所建立的,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一直都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汉朝的政治制度是以郡县制为主,同时还有行封邦建国和行郡国制两种制度。 汉初建立了汉初王朝以后,在秦统一全国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了郡县制;在秦统一后又施行了分封制。 汉初推行分封制度时,天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 直到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才统一了天下,而且分封制虽然在当时起到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作用,但是它依然没有解决社会发展问题。 汉朝后期实行郡县制之后,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西汉中期以后,诸侯王势力开始强大起来。 而诸侯王势力强大之后则开始对皇权形成了威胁,这也是东汉时期“外戚干政”盛行和导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汉朝建立初期,刘邦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 比如,当时为了打击项羽的势力,刘邦在战争中使用了一系列军事手段。 同时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的负担。 汉朝建立以后也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将项羽身边的亲信处死而已:比如韩信就被杀了;彭越也在战争中死去;后来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又将陈平、周勃等人发配到边疆地区去做小官。 这些政策对社会带来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汉朝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安定的王朝。 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经历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开始发展壮大。 这时的西汉朝廷虽然没有秦始皇那么厉害。 但是,西汉王朝却是在汉朝刚刚建立初期就经历两次战争而导致国力衰弱、人口锐减;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是爆发了七国之乱与匈奴之间进行了长期的征战。 因此当时汉朝国力已经相当衰弱;但因为之前积累较多人口而使得国库较为充盈。 汉武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削弱异姓王势力;又实行均田制、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赋税收入。 这些举措使得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国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和发展。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汉朝与前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前两个王朝都对汉朝有一定的援助,如“三分天下有其二”,“王于沛”等; 第二,前两个王朝对汉朝都有过一些友好的举动,如“白登之围”“吴王阖闾死”,但是之后因为内部不和最终走向灭亡; 第三,西汉和前朝各存在过一些矛盾和斗争。 如西汉时期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汉武帝时与匈奴发生多次战争、并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西汉时期与羌人发生了数次大规模战争、也取得了胜利; 西汉时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汉朝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是《史记》和《汉书》当中所记载的,也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 汉朝时期,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生产不断提高,出现了“百代都行秦政法”。 西汉时期的土地面积大约是现在的两倍左右,当时农业生产已经开始由家庭手工业向商业发展。 汉朝时期中国人对丝绸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就为商业贸易提供了良好条件。 西汉统治者还曾经多次颁布诏令,鼓励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 到了汉朝中后期,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汉书》当中记载:“汉兴四百年间,海内富庶,极于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