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这两天网上有个话题炸了锅。
两米多高的姚明往两会现场一站,没聊篮球没聊赛事,开口就把全国爹妈憋了多年的心里话给捅破了——"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先让家长放下手机行不行?"
现在的小孩个个捧着平板电脑,走路上学眼睛粘在屏幕上,回家写作业手指划拉在屏幕上,连吃饭睡觉都恨不得把手机揣被窝里。

有网友调侃说现在孩子出生自带"电子器官",这话听着可乐,细想全是无奈。
北京姚基金那份调查报告里写着,96%的家长愁孩子看屏幕时间太长,可转头自己刷短视频比谁都起劲。

姚明这回提的"息屏24小时"说白了就是给全家定个规矩:每学期挑那么一天,大人小孩齐刷刷断网。
这事听着简单,真做起来可比登天难。

有家长在评论区哀嚎:"别说24小时,24分钟不碰手机我都手抖。
"可人家姚主席说得实在,这法子不是真要搞戒网瘾,就是给大伙提个醒——屏幕里的世界再精彩,能比得上孩子抱着篮球跑得满头大汗的笑脸?

说到运动场,现在的小孩确实让人心疼。
学校体育课教来教去还是老三样,放学回家小区里连个像样的篮球架都找不着。

姚明在小组讨论里提到的"四小危机"真不是吓唬人,小眼镜小胖墩满大街都是,有些孩子瘦得跟豆芽菜似的,跑两步就喘。
更扎心的是心理问题,多少孩子在网上跟人聊得热火朝天,见了面连句完整话都说不利索。

这事要解决不能光靠喊口号。
有家长现身说法:"上个月试着全家断网三小时,结果发现除了大眼瞪小眼,根本找不着事干。

"所以说姚明这提案高明就高明在不是单纯禁止,而是逼着大家伙动起来找乐子。
日本搞过"无屏幕日",欧美弄过"全家运动周",说到底都是给现实生活创造机会。

要是每个小区都能像成都环城绿道那样,周末骑车的人乌泱乌泱的,谁还愿意窝家里刷手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把这事落到实处,光靠家长自觉肯定没戏。

有老师吐槽:"现在学校搞个运动会都得防着学生偷拍抖音。
"得全社会给孩子们腾地方。

社区多建几个免费球场,学校多组织点户外活动,商场里别光摆抓娃娃机,弄点运动体验区比啥都强。
这事最魔幻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知道问题在哪,可就是难动手解决。

就像网友说的:"让孩子放下手机?先把家长从996里解放出来再说吧。

"现在哪个家长下班回家还有精力陪孩子打球?能撑着不睡着刷会手机就算好样的。

所以说姚明这提案看似说孩子,其实句句戳中成年人软肋。

问大伙个实在话:真要搞全家断网日,您觉得能坚持多久?是痛痛快快出门撒欢,还是偷偷摸出备用机?这事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咱们这些当爹当妈的能不能先把自己从屏幕里拽出来。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