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艳抹就不要演穷人了!让蒋欣和闫妮告诉你,“真穷人”是啥样

小铭有点楠 2024-12-10 12:59:07

国产剧里“穷人”角色的演绎一直是个老大难,不是住着CBD的豪宅喊穷,就是吃着高级料理哭穷,一副“何不食肉糜”的做派,观众看着尴尬,演员演着也别扭,难道国产剧里的穷人,真的就注定要活在“假精致”的牢笼里?

《小巷人家》这部剧一出,简直像往这池子里扔了个重磅炸弹,它没玩虚的,直接把70年代的真实生活搬上荧屏,用细节说话,狠狠打了“假穷人”的脸,这波操作,直接让观众炸裂,口碑收视双丰收,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秘诀?

国产剧的“穷人魔咒”:精致的贫穷,尴尬的演技

内娱的“穷人”人设一直走在悬浮的边缘,各种“伪穷”操作简直让人无力吐槽,住着上海内环的老洋房,吃着几十块的自热火锅,月薪两千却过着都市丽人的生活,这哪里是穷人,分明是凡尔赛大师。

更离谱的是月入一万竟然也能被定义为“低工资”,这怕是跟广大打工人有仇吧,这种剧情完全脱离现实,让人一点代入感都没有,感觉像是被冒犯了。

对比之下,《小巷人家》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洗刷了国产剧“穷人”的污名,它没有高大上的布景,没有精致的妆容,有的只是对70年代生活最真实的还原。

剧中的穷人不再是喊口号式的表演,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将那个年代的艰辛与不易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份真挚的力量触动人心,让在场的观众都深有感触。

《小巷人家》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在服装、布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用“三板斧”砍掉了“假穷人”的伪装,将真实的70年代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

首先服装上就高下立见,《承欢记》里的“穷人”,即使是睡衣也价格不菲,见亲家更是打扮得像贵妇人,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而《小巷人家》则完全不同,剧中人的衣服大多偏暗,看起来有点儿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像高档货。

闫妮扮演的黄玲,穿着件灰蓝棉袄,脸色有些黄,再加上总戴着袖套,看起来就像是个地道农村媳妇,黄玲的婆婆打扮得很朴素,看不出来她有什么奢华的东西。

蒋欣饰演的宋莹虽然相对年轻,穿着也略显时尚,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她生活的不易,她总穿那件粉色的毛衫,袖子那儿都起球了,裤子也是皱巴巴的,一看就是那种不太贵的款式。

这些细节无声地诉说着她们的经济状况,比任何台词都更有说服力。

布景更是接地气到极致,黄玲家的厨房、昏黄的灯光、破旧的墙壁、挂满厨具的墙面以及用水泥搭建的烛台、大铁锅、柴火灶,所有的一切都与70年代农村家庭的真实场景如出一辙。

墙上的砖头、木质的窗户,处处透露着岁月的味道,客厅里的饭桌上,没有大鱼大肉,只有清一色的素菜,这正是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洗碗时,上世纪的水龙头造型以及上面的铁锈,更是将这个家庭的贫困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追求细节的做法让人感觉就像穿越回了过去,亲身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不易和辛苦。

这部剧把生活方式描述得特别生动,让人就像亲身经历一样,剧中人物的一日三餐没有油水,只有简单的素菜,洗衣服时众人围在一个水池旁,互相帮忙。

这些场景看似平常,却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家最真实的生活样子,这部剧把日常生活细节描绘得特别到位,让人看了特别有感觉,也让整个剧更吸引人了。

《小巷人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穷人”的形象,而是通过服装、布景、生活方式等细节的刻画,将“穷”这个字,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脑海里,这才是真正的“穷人”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国产剧应该有的态度。

演员表现太惊艳:情感真挚,流露自然无痕

好的演员从来不靠台词来演戏,而是用眼神、表情、动作来传递情感,闫妮和蒋欣在《小巷人家》里的表现,绝对是一流演员的典范。

她们不是故意装穷人,而是真心投入角色,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表演,把角色的心理活动表现得非常到位。

闫妮饰演的黄玲是一位典型的“为母则刚”的母亲形象,她坚强、能干,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默默地付出着一切。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即使是一个烤红薯,她也视若珍宝,先让孩子吃饱,自己舍不得吃一口,这种无私的母爱在闫妮的演绎下显得格外感人。

她没有声嘶力竭地哭喊,也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只是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蒋欣饰演的宋莹则是一位相对年轻的女性形象,她的穿着打扮略显时尚,但生活的艰辛也同样写在她的脸上,她没有黄玲那样的坚强,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蒋欣把宋莹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表现得非常到位,两位演员的表演没有丝毫的表演痕迹,有的只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她们用自己的表演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女性的坚强与不易。

剧里除了那两位女主角,别的演员表现也都很到位,他们没有抢戏,没有喧宾夺主,而是用自己的表演为这部剧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每个角色都刻画得特别生动,让人能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人情味和彼此间的温暖。

《小巷人家》的人物设定也十分真实,没有脸谱化的“好坏”之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这样的设计让角色更丰满,也更易让人感同身受。

例如剧中黄玲的婆婆虽然有些刁钻,但内心深处也充满了对家人的爱,这样的性格反差让人感觉角色更贴近生活,也更接地气。

这部作品在描绘人物关系上细致入微,剧中黄玲和婆婆之间的婆媳关系,就十分真实,她们有时闹矛盾,但也能互相体谅,情感真实到让人好像亲身经历一样,也让咱开始琢磨家庭这事儿了。

成功密码:剧本、导演、演员的“三位一体”

《小巷人家》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剧本、导演、演员“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部剧的成败关键在于它有多接地气。

编剧深入生活,对7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普通家庭生活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将这些真实的细节融入到剧本之中。

这剧本没刻意制造眼泪,也没玩什么狗血桥段,简单用家常话把那个时期普通人生活的点滴娓娓道来。

这部剧最让人动心的就是那种实实在在的力量,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对细节的精准把握。

导演对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还原70年代的真实生活场景。

从昏黄的灯光到破旧的墙壁,从简单的饭菜到生锈的水龙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做到真实可信,这种精细的刻画让人感觉好像真的穿越到了那个时代,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味道。

闫妮、蒋欣等演员,都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用真实的情感和自然流露的表演,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是故意装穷,而是真心实意地触动人心,这种真诚的表演正是这部剧最感人的地方。

《小巷人家》的成功为国产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告诉我们,真实的力量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要想拍出好的影视作品,就得深入生活,留意那些小细节。

国产剧得往写实方向发展,告别“假精致”、“伪穷”等脱离现实的设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展现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小巷人家》的成功也给那些沉迷于流量和IP的影视制作方敲响了警钟,群众的眼睛挺尖的,不会让那些表面的假象蒙蔽了判断,用心去创作,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国产剧的未来需要更多像《小巷人家》这样的作品,它用真实的力量,唤醒了观众对国产剧的信心,也为国产剧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参考信源:

电视剧《小巷人家》

光明网《《小巷人家》:以喜剧画风包裹着温暖向上的内核》2024-10-31

0 阅读:92

小铭有点楠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