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当家的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东方大国的当口,克里姆林宫里传出了耐人寻味的动静。3月13日那天,红场西侧办公室里的大当家签完停火30天的文件,被路透社镜头逮到嘴角微微上扬的瞬间。巧的是,就在同一天,华盛顿那帮人把咱们电动车的关税从25%直接干到100%。这两件事搁华尔街那帮分析师嘴里,成了"2025年最要命的战略组合拳"。
说到这个停火提议,里头的水可深了。大当家当时说了句"欢迎所有企业回来做生意",直接把CNN记者惊得话筒都快捏碎了。要晓得自从2022年3月那些西方企业跑路之后,大俄地盘上99%的洋招牌早撤得干干净净。这波操作明面上是抛橄榄枝,暗地里怕是给东方大国递话呢。战场上的猫腻更逗。英国那帮军事宅用卫星偷瞄发现,停火生效前三天,大俄往库尔斯克方向偷偷塞了三个导弹旅进去。这操作简直跟1941年毛熊和本子签完中立条约,连夜调兵守莫斯科的套路一模一样。关税战场这边更热闹。鹰酱这次的清单专挑咱们的命门下手,从光伏板到港口起重机,招招都往新质生产力的七寸上招呼。但咱这边的回击才叫绝——对准鹰酱大豆加关税的公告,专门挑艾奥瓦州春播前三天放出来。这手"打蛇打七寸,掐粮掐春耕"的功夫,直接把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砸下去7个点。不过这场关税大战里,真正的赢家可能猫在西伯利亚的麦田里。今年大俄往咱们这卖的小麦暴涨83%,价格还比澳洲货每吨便宜22美刀。别看大俄农业口的人天天喊"不能再做慈善了",他们去年62%的贷款抵押物可都是咱们进口商开的信用证。
能源这摊子事更有意思。大俄卖给咱们的原油价格看着比国际市场低6%,但算上人民币结算的汇率优惠和运输成本,这折扣早就名存实亡了。更绝的是海关数据里14%的"质量调整费",这套充满东方智慧的定价公式,到现在还把西方经济学家整得直挠头。但是问题来了!大俄天然气公司的高管在圣彼得堡论坛上抱怨卖给咱们的气价不到欧洲的四成,却绝口不提欧洲买家要额外掏的液化费用。这就好比抱怨超市矿泉水比自来水贵,故意不说瓶装水要灌装运输的成本。这场三国杀玩得那叫一个精彩:鹰酱在科技上卡咱们脖子,转头把农产品过剩的雷甩给大俄
用市场消化大俄能源,反手拿制造业优势跟鹰酱讨价还价大俄左手攥着"中俄友谊无上限"的保证书,右手偷偷重开跟北边邻居的军火交易通道这出大戏在3月14日达到高潮——咱们把10家鹰酱企业拉进黑名单的同一天,大俄外长的专机降落京城。塔斯社爆料说双方密谈四小时达成两项默契:大俄暂缓调能源价格,咱们加速建新界河大桥。说到这儿,美元这个变量可不能忽视。今年大俄对华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到67%,能源交易更是飙到92%。要是大俄真像某些专家说的坐地起价,等于自己拆了辛辛苦苦搭起来的去美元化台子。
更绝的是战场和市场的神奇联动。大俄国防部刚宣布拿下库尔斯克三处高地,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价应声跌了3.4个点。这两件事看着八竿子打不着,其实通过大俄镍业巨头的库存变化,直接把全球制造业架在火上烤。对了,有三个关键日子要记在小本本上:4月5日:大俄杜马讨论外贸法修正案,可能要对能源定价权动手5月1日:中蒙俄天然气管道计划动工,这可是要改写东北亚能源版图的大事
眼瞅着鹰酱的关税炮火对着咱们的"新三样"狂轰滥炸,大当家办公桌上那份《对华出口溢价方案》,倒是悄咪咪被塞进了"2025年后再说"的文件柜。看来在生存游戏里,谁都不会傻到剪断自己的救命绳——哪怕这绳子偶尔勒得脖子生疼。(以下问题留给老铁们讨论):您觉得大俄的能源"骨折价"还能撑多久?要是突然涨价,咱们的应对牌有哪些?人民币结算占比飙升到九成多,这对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有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