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8000多万改造老街,获联合国遗产保护奖,为何游客稀少?

珊姐姐爱旅行爱美食 2019-12-13 15:41:42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台州,位于浙江的中部沿海,是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是“山海水城”,不仅自然风光宜人,而且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一座让许多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城市。前些天,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一起游玩了台州“大陈岛”,两天的行程结束后,小伙伴们返回自己的城市。而我则返回台州市中心,准备下一站行程。

返回台州市区后,珊珊三丫头选择住在台州市中心的椒江区,在当地人的推荐下,专门闲逛了当地的老街:海门老街。海门老街是一条属于当地人记忆的老街,也是台州椒江区仅存的一条从清末延续下来的传统商业街,在台州椒江,大家都知道海门老街。

海门老街位于台州椒江的市中心位置:南接人民路,北至东升街,海门老街南面是椒江区文化广场、再往南走即中山东路,与南新椒街对接,海门老街东南为椒江剧院,东为新堂路。珊珊三丫头是从所住的酒店走路到海门老街,沿途都是现代的楼房与商铺了,很明显,海门老街是一条处在现代化城市内的老街。当走进海门老街的一刻,第一感觉是:人好少!整个海门老街显得有点冷清。

海门老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从前,老海门人到上海谋生,富裕后回到海门,按照旧上海的模式,建筑起了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加上这里当年在海门港正式立埠通商,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也因为把海门老街称为“小上海”,当时由海门老街发散开的周边是官府机构所在地,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

整条海门老街的南北全长225米,保留不同时期建筑风格,“浓缩”这座城市许多的故事:北面的欧式建筑,南面的明清建筑,还有一些60-70年代色彩的建筑元素。街道墙面都刷上了色彩,白色的墙面配着木色的房门,整条老街非常的整洁舒适。从市中热闹的街道拐进这里时,没有了令人烦恼的喧闹声,慵懒走在老街上,有种说不清的舒服。相对那些灯红酒绿和人头涌动的老街,珊珊三丫头更喜欢这样的老街,这里更能让人慢慢的品味。

海门老街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2001年台州椒江区人民政府斥资8000万元改造和修整的成果,当时是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在2005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荣誉奖,并在2012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珊珊三丫头从街道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这头,这里有杨府庙、武圣庙、旧海关、戏台等标志性建筑,还有一批地方老字号商店、传统手工业、餐饮业等纷纷落户,非常有看点。但街道上人真的非常少,整个感觉却是比较冷清的,没有印象中那个非常热门的老街样子,为什么会如此“冷清”?

要知道在2018年,台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30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数据显示来台州游玩的游客并不少,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而造成海门老街“冷清”的原因,珊珊三丫头觉得大概是因为台州可以游玩的地方“太多”,例如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天台山、常年云雾缭绕的神仙居、台州临海的江南长城、温岭石塘、小箬村……等等,这些游玩的景点,大多在离台州市中心较远的“郊外”,把海门老街和这些景点一起安排并不方便。鱼和熊掌之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些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游玩。像这次我们一起到大陈岛的小伙伴们,在游玩完大陈岛回来后,就匆匆赶回所在城市工作了,放弃了“海门老街”这个景点。

珊珊三丫头很庆幸这次有空间时间留下继续游玩,在椒江多停留一天,除了海门老街之外,还收获了许多的意外惊喜,在接下来,珊珊三丫头会继续和大家分享。此刻,我还沉浸在海门老街从街头到街尾的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思绪在品味深藏在那里的一段温情岁月。

那么,你有没有到过浙江台州旅行?你台州的印象是什么?你在台州旅行的时候,有没有到过台州椒江区的海门老街?海门老街与你逛过的老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冷清的原因是什么?你喜欢热闹还是清静的老街游玩呢?为什么?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1 阅读:629
评论列表
  • 2019-12-14 02:06

    扯,乌镇那边咋这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