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张煜 章衡 秦钰玺
天天忙着给别人说媒,"王干娘"自己又有着怎样的爱情婚姻故事?近日,河南开封,大象新闻记者采访了线下相亲栏目《王婆说媒》的主持人赵梅,听她讲述了自己的前半生。
当年,作为玻璃厂里的文艺爱好者,赵梅工作中结识了说相声的小伙杨树,两个年轻人相互爱慕,赵梅最终为爱辞职奔杨树而去,恩爱至今。
"要说年轻那时候,我也可‘猛’啊"
王婆茶馆是《王婆说媒》的主阵地,舞台位于万岁山景区水浒街北侧,紧邻水浒营寨。
茶馆南侧隔着一条街,是一处餐饮区。紧南头有一处幽僻所在,竹木掩映,摆着20多口大酒缸,像极了《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快活林。其中有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便是赵梅的休息室兼化妆间。
下午3点多,临近演出时间,见一位身材丰腴,着一身休闲装,戴着黑色大口罩的神秘人物,在两位干女儿的掩护下,脚步匆匆,进了休息室。
"让你们久等了。我戴口罩也是没办法,我到景区是做演出工作的,不带口罩被大家认出来和我互动,我也不能不理人家,不过和游客聊多了,又怕耽误演出。"关上门,解下黑口罩的赵梅露出真容,欣然接受了采访。
采访渐渐深入,赵梅渐渐松弛。
问及个人情感经历时,她忽闪着眼睛反复确认,随即哈哈大笑,普通话也换成了河南方言:"要说年轻那时候,我也可‘猛’啊。"
玻璃厂里出了名的文艺爱好者
"一毕业就能分到厂里上班,这种待遇,也只有我们这些职工子弟能享受。"赵梅是1964年生人,打小就在洛阳玻璃厂厂属子弟学校就学,1981年高中毕业,第二年就被分到洛玻的织布车间当工人。
采访中,赵梅反复说到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控场经验主要是靠生活积累。
其实在那个年代,高考才刚刚恢复,门槛极高。当时的高中毕业生,也绝对算得上是高学历了。
再说说洛阳玻璃厂,在当年可是响当当的牛。
赵梅和爱人杨树年轻时的合影
始建于1956年的洛阳玻璃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并在20世纪70年代建成国内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洛阳浮法工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工艺,与英国皮尔金顿浮法、美国匹兹堡浮法齐名,并称"国际三大浮法工艺"。作为洛阳当地的"十大厂",能在洛阳玻璃厂上班,当时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
偏偏赵梅打小就喜欢闹腾,偏爱文艺,胆子还肥。
对于工厂按部就班"四班倒"的枯燥节奏,年轻的赵梅显得很不适应,"那时候只要厂里有文艺活动,我都第一个举手报名。年龄小嘛,就是贪玩。"
转身的决心
当工人的时候,赵梅月薪30多块钱。
这个薪资水平,在当时也算是中等偏上了,更何况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丫头。
资料显示,1981年左右,省会郑州市中心繁华地段,一碗烩面的价格5毛钱左右。洛阳最具人气的粉浆面条,一碗不到两毛钱。
浑身文艺细胞的赵梅,在厂里上班时,还报名参加过话剧团,学过话剧,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同道挚友。
当时是改革春风吹满地,国内文娱市场空前活跃,体制内文艺团体,也有不少会在本职工作之外进行走穴演出。赵梅有一位曲艺界的朋友,约她到剧团做个临时报幕员,月工资开价100元。
"我1米68 的个儿头,穿上高跟鞋1米72。年轻时候身条也瘦,还算有点‘姿色’吧。"赵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一个月工资100块钱,天哪,我都不敢相信,当时还以为是骗我。100块钱啥概念啊,干一个月,等于我在厂里干仨月。"
就这样,这位文艺积极分子,怀着向住物质生活的心情,从工人阶级队伍"华丽转身",投奔到了文艺团队。
一眼万年,"这个人咋啥都懂啊"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我先生。"赵梅去做报幕员的那个曲艺团,团长名叫杨宝璋,河南相声名家,原名杨云贵,祖籍河南封丘,师从评书老艺人陶湘九。而陶湘九与马三立,是同辈的师兄弟。
当年杨家是全家齐上阵,杨宝璋的儿子杨树,也随团表演相声。赵梅的年龄,比杨树还大10个月。
"相声演员其实是杂家,从小啥都得学。就像我先生,刚认识他的时候,我就寻思这个人怎么什么都懂啊。上到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典故,下到民间小笑话,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怎么这么有意思啊。"赵梅回忆说,那时候剧团里随处都能听到他们俩的笑声。
看到两个人年纪相当又特谈得来,就有老同志站出来撮合。
"刚开始我还是有点怯气,剧团虽小,规章制度却非常严。杨树他爸是大当家,在相声圈里辈分也高,底下人见了,不是尊称‘团长’,就是喊‘师傅’。我就想着这不太可能,人家威望太高,咱平头老百姓攀不上啊。再说我是洛阳的,他是开封的,一东一西,隔得也远。"赵梅当时就对媒人说,"别开玩笑了。"
嘴上这样说,实际上两个人都有点意思。反倒是这层纸一旦被人捅破,再见面,那点"意思"就变成"不好意思"了。
缘份天注定,摸黑"撞"到婆婆
虽说对杨树很有好感,想起在洛阳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国企正式工身份,赵梅愈发忐忑。但"缘分真来了,真的挡也挡不住。"
赵梅说那次下了决心离开剧团回洛阳,"我想着等当天演出结束了,就去后台找团长请假回老家。"
结果演出刚结束,舞台灯光瞬间熄灭,通往后台地过道顿时乌漆麻黑。赵梅摸黑走道,不小心撞倒了未来的婆婆。"我婆婆正在压腿练功,结果让我撞倒了,伤了脚。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下我想走也走不了,得留下来天天陪她做治疗。"
不用多说,之后赵梅与杨树见面的机会大增。而赵梅认定了杨树,便暗下决心要辞职。
赵梅当年离开洛阳玻璃厂,曾在这个万人大国企引发不小的震动,以及亲戚朋友的广泛不解。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辞职,奔爱人而去
双方父母最初也有不同意见,但终究拗不过年轻人你侬我侬。
因为三四个月没上班,原单位最初决定给予赵梅开除处分。经赵梅父母好说歹说,最终洛阳玻璃厂"从轻发落",算赵梅自动离职。
未来的路,证明了赵梅并没"跑偏"。虽说先前谈好了报幕的月工资100元,实际上因为接地气的演出很受欢迎,小剧团收入颇丰且奖金丰厚,赵梅的月工资经常突破200元。想当年她拿着月薪回老家给家人显摆时,"尽管都是5毛1块凑成的一大堆儿,但底气那也是相当足。"
既然你情我愿,下面的情节也就水到渠成了。嫁到开封的赵梅相夫教子,"在家里天天被文艺风熏着,我也跟着学了不少表演技巧。"
曲艺界就属相声圈子最讲究师承,自第四代开始,以"德寿宝文明"字号排辈。前文说过陶湘九与马三立同属"寿"字辈。这样算下来,赵梅的公公杨宝璋,与侯宝林同属"宝"字辈。赵梅的丈夫杨树,师傅是常宝丰,算下来杨树是"文"字辈,与侯耀文同辈,属于业内第七代。
有意思的是,常宝丰早年还做过郭德纲的启蒙老师,若从这层关系上论,郭德纲本可以和杨树称兄道弟。但郭德纲和常宝丰最终没能确定师徒关系,后来郭德纲拜师侯耀文,而侯耀文称呼常宝丰为"九叔"。网友据此推算,"明"字辈的郭德纲,该称呼赵梅一声师婶。
赵梅说,她早年对相声圈子里的辈分排序是"真的不懂",也是近些年随着德云社火起来了,才从中略知一二。
夫唱妇随,恩爱40年
20世纪80年代末,走穴之风渐渐没落,相声也因为竞争,沉寂了好一阵子。直到2003年,德云社坚持走"小剧场包围大城市"的道路,又经数年耕耘,相声方得以重见起色发扬光大。
作为河南相声事业的先行者,杨宝璋老爷子已于去年11月仙逝,享年98岁。
"杨老爷子在世的最后几年,赵梅可真是没少操心。""景区这边忙完演出,赵老师就得火急火燎跑回家伺候老人。"万岁山的多位演职人员透露,杨树和赵梅风风雨雨恩恩爱爱40年,对长辈那是特别孝敬,这在景区同事们中间也广有口碑。
杨树此前在开封当地的素真剧场说相声,老婆的事业大放异彩之后,他也跳槽来到了万岁山,在景区小剧场主演双簧,夫妻俩如今是"神仙眷侣"。
赵梅说,自己之所以从先前每天演两场,现在改成了一场。除了景区分流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我先生怕我身体吃不消,劝我悠着点儿。这是好意,我当然夫唱妇随了。"
疯狂的爱情,稳定的婚姻。作为大器晚成的职业媒婆,赵梅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
记者问她,为何不拉上老伴儿一起登台秀恩爱,来个现身说法,给当下浮躁的人群,实实在在上一堂爱情课。
"就那吧乖,都老夫老妻了,还秀啥恩爱?还装啥嫩?"赵梅甩来舞台表演时的惯用口气,大笑起来,"还啥爱情啊,早就成亲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