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傻眼,“深海科技”七板大妖股,崩盘之后再拉涨停!又爆了!

看财经 2025-03-26 15:10:43

巨力索具(002342.SZ)的走势让人目瞪口呆!

伴随“深海科技”的爆炒,3月13日开始,巨力索具连续六个交易日收涨停,3月21日周五盘中涨停被砸,此后连续两个交易日收阴,25日盘中一度触及跌停。

正当市场以为这只“大妖股”已经崩盘时,3月26日,巨力索具平开后却又快速拉至涨停!

如何看待这种走势?

首先,我们不鼓励中小投资者参与任何妖股炒作。原因很简单,小赌你可能会赢,但久赌你一定会输。

巨力索具这种走势,在短线技术中叫“龙回头”,即龙头妖股在第一波拉升后,出现首波杀跌调整,再度反弹翻身向上。

这背后的博弈逻辑是:

龙头股人气旺、主力介入深,初次出现大跌往往不会对人气造成根本性打击,反而会被场外资金视为“上车”机会,对主力资金而言,无论出于自救还是再次“点火”,都需要发动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龙回头”的走势不算少见,但像巨力索具这样,先跌停再涨停的极端走法非常罕见,表明多空资金分歧极为激烈,可想而知,后续的极端波动将继续“拷打”股民的心脏。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跌停都“锤”不死,说明巨力索具确实是适合炒作的“好票”。

巨力索具适合炒作,有三点原因:

1、题材正宗:3月12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点燃了相关炒作。巨力索具主营缆绳、链条等,其产品在深海领域已有应用。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保障了我国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油气导管架“海基二号”成功滑移下水,确保其在深海中稳定矗立。

2、机构持股少:游资炒作通常会避开机构重仓票,以免拉升股价时为机构“抬轿子”。而巨力索具几乎没有机构持股,2024年中期基金持股比例仅0.09%,且市值低,目前不到69亿元,对游资来说是理想标的。

3、“明星效应”:巨力索具的实控人是女明星黄圣依的前夫杨子及其家族。前不久俩人凭借《再见爱人》节目火了一把,离婚上了热搜。明星最怕没关注,股票也一样,有关注才能吸引炒作。因为与大明星的关系,巨力索具这种票天然就容易让大家注意到,可谓“自带流量”。

股市炒作虽烈火烹油,但巨力索具的基本面可谓“一地鸡毛”。

2021年以来,巨力索具年年利润下滑。2024年,公司预计亏损4200万-4600万元。如果拉长时间看,上市15年,有11年利润下滑。

公司现在面临的大环境也不佳。巨力索具所处的装载机产业链现在已极为内卷,受工程机械不景气影响,2023年、2024年,我国装载机销售连年下滑。

那么,“深海科技”的东风能否驱动公司转型从而改善业绩呢?

很难。

传统制造业向前沿科技领域转型需要巨大投入,而巨力索具孱弱的资金状况根本不支持大规模研发投入。

2018年以来,巨力索具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全都低于1%,可以说根本没什么科技色彩。公司虽然参与了“海基二号”,但也只是其传统业务的延伸。

2024年前三季度,巨力索具经营现金流已经告负了,为-1.41亿元,自身回血已经出问题。

这种情况下,巨力索具如何加大研发投入,在“深海科技”浪潮中“逐浪搏击”?

值得注意的是,杨子家族套现可从不手软。

上市至今,家族累计减持超40次,套现25亿元,持股比例从74骤降至28%。

而巨力索具上市十五年来创造的净利润总额还不到7亿元,不到杨子家族套现金额的三分之一。

如果减持就能获得巨量真金白银,谁又愿意等待公司“慢慢成长”,甚至冒着失败的风险进行巨额研发投入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15年、2017年,巨力索具曾被当作“航母概念股”爆炒。此后均泡沫破裂,股价跌幅均超80%,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那么,这一次炒作,会不会再度沦为割韭菜的盛宴?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