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网络爽文的鼻祖,这样的说法的确有些道理。在金庸的笔下,那些主角大多落魄不堪,可在历经了诸多奇遇之后,主角们总能练成神功,不仅击败了终极反派,还与红颜知己相依相偎。
不过但凡你是一个资深的金庸武侠迷,就不会认同这种观点,只因金庸笔下的主角并非都能逢凶化吉,也有遇到危险甚至死于非命的时候。
好比神雕女主小龙女,她头顶女主光环,却被全真教的尹志平夺走了贞洁。再看《天龙八部》男主萧峰,他在雁门关上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了那短暂又悲壮的一生。
至于《射雕三部曲》的灵魂人物郭靖也一样,他一生为国为民,却因为襄阳城破,死在了蒙古人的刀兵之下。
一种解读之法非常有趣,如果郭靖没有死,那会如何?
一、郭靖没有死郭靖在金庸的笔下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襄阳城爆发战事之际,郭靖义无反顾地带着妻儿家眷奔赴襄阳城。
那时候的南宋腐败不堪,而襄阳城太守吕文焕则是贪生怕死。郭靖的出现,给襄阳城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加之杨过也在郭靖的感染之下化身为神雕大侠,有了神雕大侠的鼎力相助,郭靖一次又一次击退了蒙古大军的入侵,让读者们看得血脉偾张。
不过金庸还是在倚天时代遵循了真实的历史,原来大汗蒙哥死后,忽必烈再次统一了蒙古。忽必烈成了大汗之后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在厉兵秣马后多年,忽必烈率领十万铁骑将襄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在这种固定好了的历史框架里,金庸只能顺势而为,将郭靖打造成了一个战死沙场的悲剧英雄。
于是读者们会在《倚天屠龙记》里看到这么一段话: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倘若郭靖在战火纷飞的襄阳城里侥幸逃过一劫,该怎么用武侠故事的方式去阐述?笔者认为,劫后余生的郭靖和后世江湖里悄然崛起的魔教大有关联。
二、崛起的魔教在倚天时代出现了一个实力雄厚的魔教,这个魔教就是六大门派谈之色变的明教。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魔教教徒行事隐秘,守规吃素,却对外人假称奉佛拜菩萨,不敢泄漏自己身份。
明教既然是魔教,所做的自然是一些杀人放火、为非作歹之事,否则又怎么会与六大门派水火不容?
说来奇怪,明教的第33代教主阳顶天却有所不同,他武功卓绝,各项综合指数仅次于张三丰之下。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阳顶天竟率领明教教众誓与蒙古鞑子周旋到底。
金庸借着杨逍屡屡提及阳顶天,杨逍是这么说的:“天下百姓苦难方深,人心思变,正是驱除鞑子、还我河山的良机。昔年阳教主在世,日夜以兴复为念,只是本教向来行事偏激,百年来和中原武林诸派怨仇相缠,难以携手抗敌。天幸张教主主理教务,和各派怨仇渐解,咱们正好同心协力,共抗胡虏。”
一个魔教教主,理应与名门正派斗得不可开交,然而阳顶天为何却将驱逐鞑虏、还我山河作为首要任务?
当然,阳顶天并不是劫后余生的郭靖,毕竟年纪小了太多,而且阳顶天有个夫人与成昆私会,害得阳顶天练功之时走火入魔,最后七窍流血而死,这样的人设也不像郭靖。
只是阳顶天之所以要抗击鞑虏,完全是受了一个人的影响,此人正是改名换姓后的郭靖。
三、改名换姓原来阳顶天虽是倚天时代的一个关键人物,但金庸留给他的笔墨不多,只是通过他人的视角和对话顺带提及阳顶天。
好比在明教密室里,张无忌跟着小昭东游西荡,竟无意之中发现了阳顶天的尸体和一封遗书。
书中写道,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张无忌心想:‘原来明教的总教在波斯国。这衣教主和阳教主不肯奉总教之命而降顺元朝,实是极有血性骨气的好汉子。’”
看到这里是不是恍然大悟?阳顶天是明教第33代教主,而明教第32代教主则是衣教主。正是在衣教主的授意之下,阳顶天这才继续秉持驱逐鞑虏、违抗总教的信念。
那如果将衣教主视为郭靖的话,一切不就解释得通了?
倘若金庸要续写《神雕侠侣》,完全可以讲述襄阳城破、郭靖大难不死,继而改名换姓,化身为衣教主的精彩故事。
这种死而复生的写作手法,金庸可是信手拈来。好比射雕时代的杨铁心,有多少人误以为他命丧牛家村?可当射雕主角郭靖踏入江湖之时,杨铁心却带着穆念慈赫然出现。
无独有偶,《天龙八部》里的萧远山、慕容博也都是“死而复生”,将原本扑朔迷离的剧情推动得更加跌宕起伏。
因此,若金庸有意续写《神雕侠侣》,他完全可以用衣教主作为模板,讲述郭靖郭大侠的后续故事。
到那时,张三丰和张无忌若有缘见到了郭靖,这两位当世高手都要朝着郭靖恭恭敬敬地跪拜,然后道一声“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