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液氢产业链加速“破局”

如蓉氢燃料 2024-06-15 07:08:40
液氢技术作为全球公认的可大规模获得超纯氢的先进技术,可迟迟无法在我国民用市场取得突破。液氢要想在民用领域打开局面,必须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逐渐构建起一整套民用液氢产业体系。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我国在民用液氢的“制”、“储”、“运”、“加”、“用”以及政策方面不断传出好消息,民用液氢真正实现商业化已近在眼前。 大规模“制”液氢即将实现投产 多年来,我国大规模液氢生产系统装备和组件、测试检测与生产装备、材料、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民用液氢市场出现“无氢可用”的局面。 近年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中山低温院、国富氢能、中科富海、杭氧集团等企业的大力攻克下,我国在大型氢液化冷箱、高速低温透平膨胀机等关键设备领域取得突破,大型液氢制取设备实现了成套装备国产化,大规模的民用液氢工厂即将投产。 6月3日,全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5吨/天氢液化系统成功落地中山,并进入示范运行阶段。该设备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中山低温院强强联手打造,系统满负荷稳定运行时间8.5小时、低负荷稳定运行时间73小时。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氢气液化率约5.17吨/天。 5月底,国富氢能10吨/天液氢工厂召开了试运行前首次评审会。目前该氢液化工厂已基本完成核心设备的安装,正在调试过程中,有望在近期投产。该装备采用国际先进的多级预冷氢膨胀制冷技术,核心设备20K氢液化冷箱和多台氢膨胀机采用紧凑高效的结构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装备克服了氢气液化规模小、能耗高的痛点,可大幅降低液氢的生产成本。 液氢“储、运”国产化设备在积极打造中 在液氢储运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市场上对液氢储运装置的需求较少,国内鲜有企业在该领域布局。随着液氢上游的发展,中集安瑞科、中船708所等企业也开始抓紧打造液氢储运设备,为大规模民用液氢商业化做准备。 尽管低温液态储氢在国内航天工程中已成熟使用,民用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年3月,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圣达因设计开发的国内首台商用液氢球罐在安徽阜阳正式开工。据悉,该液氢球罐为双层真空球形容器,总容积400立方米,液氢装载量可达25吨以上。中国首台液氢球罐的顺利开工,将为商用液氢球罐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液氢储运具有运量大、远距离运输成本低等优点,然而液氢也存在沸点低、潜热低、易蒸发等特点,因此液氢的运输过程中需使用具有良好绝热材料性能的液氢储罐。 今年4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发布180000立方米级和20000立方米级两型液化氢运输船设计方案。这两型液化氢运输船已完成基本方案论证并联合美国船级社(abs)进行认证。其中20000立方米级液化氢运输船已获颁美国船级社(ABS)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1月4日,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并下线国内首台商用液氢罐车。该液氢罐车在无损状态下,运输距离可达到2000公里以上。这标志着我国商用液氢运输领域关键装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加速液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液氢“加、用”装备在加速发展 目前,国内液氢加氢站刚刚起步,处于规划阶段,国内已建成的液氢加氢站还不多。6月,北京市首座商用液氢加氢站在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届时预计每天可为约3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提供氢能加注服务。 此外,5月6日,杭氧氢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是浙江省内第一个液氢关键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适用于液氢领域的低温液体泵及低温阀;兼营氢、液氦等气体产品,以及氢液化膨胀机、液氢槽罐车、氢气压缩机等氢能装备。该项目有望推动我国在低温泵阀、液氢储罐、隔膜压缩机、液氢压缩机等关键设备领域的自给率显著提升。 在液氢的应用方面,过去中国的液氢技术和设备一直局限于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由于民用领域的相关技术和设备缺乏,导致对液氢的需求量较低。现在,液氢产能规模即将实现上升的同时,民用液氢应用装备也实现了同步快速发展。 近期,在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上,国富氢能正式发布了“漫步-1200”车载液氢供氢系统;5月1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自主研制的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在北京隆重发布。伴随着液氢供氢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持续突破,液氢商用车距离规模化商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政策出台为液氢产业“松绑” 今年以来,中国液氢产业在液氢制取、储运、加氢和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为液氢的民用化进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液氢要想真正实现商业化,还必须得到政策“松绑”。 4月30日,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了《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计划号:JT 2023-03)的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对液氢产业产业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其正式实施后,将为液氢的运输确立了准则和依据,解决液氢无法上路的难题,真正开启液氢商业民用的进程。 此外,北京市也正式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液氢供气系统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液氢系统的一般要求、系统安全、部件安全、布置、安装及防护、运行安全和试验方法。现阶段,国内布局车载液氢供氢系统的企业有航天六院101所、国富氢能、中集氢能、未势能源、奥扬科技、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等。该地方标准的发布也为车载液氢系统的发展确立了准则和依据,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总体而言,液氢相关标准的完善和出台,将大大推进液氢在交通领域乃至整个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中国液氢产业已经具备初步发展条件,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液氢产业将迎来大幅跃升。
0 阅读:5

如蓉氢燃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