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实干家,曹德旺果然没吹牛!前几天,位于福州的福耀科技大学动工开建,预计于明年6月竣工,争取2023年秋季开始招生。根据规划,全日制在校学生不低于12000人,其中本科生比例在50%左右。为提高办学水平,厦门大学老校长也被请来主持大局。
为了福耀科技大学大学的成立,曹德旺可谓煞费苦心。拿出100亿来办大学,并不是希望盈利,而是抱着一腔热血,为中国制造业培养高质量人才。曹德旺面对采访时提到,目前制造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短板,福耀的办学目标是成为中国制造业高级人才的摇篮。
重视人才等于重视技术,更是提振中国制造业的必经之路。近两年,中国制造稳扎稳打,但其他国家也在未雨绸缪,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如美国一直在呼吁制造业回流,希望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美国邀请曹德旺去本土建厂,不仅倒贴土地,还补贴超过4000万美金。
不仅发达国家呼吁制造业回流,越南、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奋起直追。比如三星、苹果、耐克等企业外迁,大量国际订单流向东南亚。今年一季度,越南出口超越深圳,就是铁打的事实,更足以引起我们重视。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早有准备,提前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一方面,早在2020年就提出“内循环”战略,2022年再次加码,提出“统一大市场”要求。这套组合拳,能够引导更多企业“两条腿走路”,外贸与内销并重,增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全力出手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制造业。前几天,中国一声令下,做好金融扶持,是中小微企业保持生机的源头活水。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要主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设计灵活的信贷支持措施,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支持。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地方的商业银行就在积极行动。比如浙江宁波银行,其小微客户已经超过37万,仅2021年,就向超过3.5万家小微企业发放110亿免息贷款。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中国制造业的毛细血管,为他们融资成本做减法,利好整体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强国根基,美国离不开,越南、印度更需要。中国目前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想要屹立世界不倒,需要更多宏观政策引导、更多曹德旺这样的企业家挺身而出,也需要更多资金输血。信心和底气我们并不缺乏,但也离不开一场又一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