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亚丁湾,12月24日上演了一场近距离接触的军事大戏。这次,中国海军第四十五批护航编队与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编队在狭小的水域中形成了一幅“混编”航行的画面,令世人侧目。
卫星图片捕捉到的画面,令人瞠目结舌。三艘中国舰艇与美军航母编队的距离竟与美军巡洋舰与其航母的距离不相上下。这并非夸张,而是亲眼所见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在亚丁湾,中美两大军事力量所展开的一场“冤家路窄”的争锋对决。
亚丁湾,狭小的水域,总面积不过53万平方公里,而美军航母编队控制的水域可达一两百万平方公里。这一次的“混编”航行,注定了冤家难逢宽路。只要美军航母编队在这片水域存在,其他国家的舰艇难以避让,只能与之近距离擦肩而过。
在这一幕的背后,是双方的“爱”恨交加。两大军事力量在近距离接触时,不仅明白对方是对手,更清楚彼此可以利用对方的防空火力圈,共同抵御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这种“爱”恨交加的状态,令人想起千年宿敌却又不得不相依相存的奇妙关系。
然而,两军舰艇在亚丁湾的“混编”航行中,仍然遵循着各自的原则,井水不犯河水。按照《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中美两军《海空意外相遇规则》,双方各自执行任务,保持着安全距离,互不干扰,也互不针对。
这一次的军舰近距离接触,不禁引发了人们对于中美军事实力的深刻思考。在亚丁湾,中国的兵力虽然存在,但总体实力相对美军仍有差距,尤其在没有空中战斗机的掩护下,海上军舰在不利局面中也许会吃亏。
或许,这也是我们建设吉布提海军基地的又一启示。随着航母数量的逐渐增多,我们或许应该在吉布提基地再添一把利器——一个专门为航母舰载机设计的机场,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亚丁湾的“混编”航行,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的交锋。在这狭小的水域里,中美两军舰艇的相遇,既有紧张与交错,更有奇妙的共存。或许,正是在这样的相遇中,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军力的紧迫性。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湾区,中国海军正逐渐崛起,准备应对未来的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