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垦荒初期,军垦战士所开的荒地的周围有零星的老乡农民也在耕种土地。
比如现在的石河子总场朱家庄一带和杨家摆附近都有老乡种地,从这些连队的地名也可以看出当年这些地方曾经有朱姓和杨姓的人居住生活。
我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是70年代,几个地方农民骑着马从沙湾县农村来连队和领导商量土地的事情。我所在的连队是四分场三连,地名现在叫正兴北庄。这也说明以前确是有老乡在此耕种过土地。
那现在为啥这些老乡们和他们的后代都不见了呢?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那是1955-1956年,近一万人的开发建设,安集海垦区已经初成规模。但先期开发的老团场渠道不系统,不配套,只顾引水灌溉,却无排水设施,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有些土地不得不忍痛弃耕。
农场缺乏大型水利建设和科学的农场规划,军垦战士开发的耕地与农民的田地星杂交错,难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农八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土地。
在开发的安集海、23团曹家坡、24团泉水地,以及后来发现开垦的莫索湾,都有少最的农民在那里耕种,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解决,土地就无法连成片,区划经济就很难进行。
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农民利益,又便于农场开发建设呢?
师领导就想了个办法:把分散的农民集中到一个地方。
要集中首先要给他们开好地、修渠、盖好房,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八师先在安集海找了一个点,老乡一看盖的房比他们原来的又大又好,开出的荒地也比他们原来的多,而且形成了村落,各方面都比原来居住的方便,就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规划的居民点。每开发个新农场,都照此办法施行。
在1956年4月,农八师部分团场与沙湾的一、二、三、四区的部分农业合作社调整了土地。
从农八师垦区迁出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族农民510户,共 2488人。其土地 40856亩,平房 1070 间,地窝子163间,碾坊 23 间留给了垦区。
农八师投资128万在安集海、柳毛湾为农民规划建设了2个新型农庄和数处居民点,共建房子1306间,计29108平方米,调给农民耕地61167亩。
这一大调整,为农场统一规划土地、与地方发展互助合作创造了条件,使石河子、安集海、泉水地、莫索湾这些垦区,农场土地连片,水利工程配套成龙,自成独立体系,成为完整的经济区,形成了以军垦新城石河子为中心的连片农场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件事是规划改造。1957年,农八师组织荒勘局、勘测设计队,针对二十三团、二十四团、石河子机耕农场、三十团4个老团场进行测量规划,分别拟定了水利规划和农规划的不同情况,实施开挖排水、降低水位、排碱改良,采取先进耕作技术,行定额管理。
这些举措的实施,使以上老团发展速度迅速提升,当年播种面40.2万亩,生产粮食 2352.5万公斤,棉花 267.1万公斤,盈利 49.27万元。
解放军进疆初期,部队生活极其艰难,一没有物质基础,二没有经验,但很快得到了新疆各级和各族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援。
维吾尔、哈萨克的许多牧民还自愿做部队的向导,协助肃匪敌。生产初期,水土和草场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机关,都能从双方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妥善安排和处理。
各族人民还主动给部队介绍情况,帮助寻找水源,传授生产技术,解决生产工具和种子等方面的困难,使农场不误时地播种,广大战士深受感动。早在50年代初期,军民之间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驻疆部队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