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邯郸初中生被害案结果:一人无期,一人12年,一人免刑责

此间一叙 2025-01-03 13:11:38

12月30日,今天,曾经那个让我们为之气愤,为之惋惜的邯郸初中生被害案终于迎来了法律的审判——主谋张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李某某获有期徒刑12年,而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疑问:这般判刑是不是太过轻纵?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消逝于罪恶之手,这样的惩处能否真正还受害者及其家人以公道?更重要的,这样的结果能否有效震慑潜在的犯罪?

悲剧之后没有死刑

这起惨案发生在今年初春的邯郸,13岁的初中生王某某本应在校园里畅享青春、追逐梦想,却遭遇了灭顶之灾,3月10日午后,同班同学张某某和李某某将王某某诱至废弃蔬菜大棚,期间由于电车原因二人还将第三人马某某带入了这场阴谋,张某某更是提前携带铁锹挖坑,为这场罪恶精心布局。

原本以为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可事实是这场“谋杀”的邪念只起源于他们之间的琐碎矛盾,大棚内张某某率先发难,举起铁锹疯狂挥向王某某,瞬间让一个充满希望的生命戛然而止,场面惨不忍睹。

更可悲的是,李某某不仅未加阻拦,反而协助加害王某某加速悲剧进程,他和张某某甚至在杀害他人之后还不忘将受害人手机里的钱转至自己账户,真可谓是“谋财害命”,至于马某某虽未直接动手杀人,可得知计划后的他未采取任何制止行动,还跟随前往现场,冷眼旁观后又一同逃离,种种行径令人心寒。

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悲痛欲绝,公众也满心期待法律能给出公正且有力的裁决,但如今一审宣判的结果引发了诸多争议,原因是他们认为处罚太轻——三位罪犯中,张某某被判无期,李某某被判12年,马某某被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被进行矫治教育。

为啥公众会认为这样的处罚轻?归根结底,大家认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使他们三个是未成年人也不该例外,那难道未成年人保护法真就变相成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保护法是双刃剑

事实上,从法律层面看,此次三人的惩处已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的顶格处罚,法律考量到他们身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仍有改造可能,故而未判死刑,但这一判决引发了我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反思:它究竟是在给予犯错孩子改过机会,还是无意间纵容了他们犯罪?

一方面,保护法旨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避免他们因年少懵懂犯下大错而被一棒打死;另一方面,在如此恶劣案件面前,受害者生命消逝的伤痛太过沉重,凶手未受极刑难免让公众觉得正义天平有所失衡,这无疑是对法律包容度与改造能力的严峻考验。

面对这样的结果很多人心里不舒服,毕竟王某某太无辜了,他的家人得多痛心?一条命就这么没了,而凶手却没有得到最严厉的惩罚,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股脑地全用重刑,也许会把那些一时失足的孩子给彻底毁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保护着孩子们不受过度伤害,也在考验着社会的包容度和改造能力,此次的宣判结果告诉我们:法律已经在尽力平衡处罚和挽救之间的关系了,但是,这样的判罚还不足以抵制今后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年龄不是“免死金牌”

这起案件无疑为社会敲响警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规避类似悲剧重演,首当其冲的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完善,毕竟当今社会下的青少年多早熟,信息摄取多元但心智发育滞后,又由于他们知道自身的年龄优势可使刑罚从轻,易滋生侥幸心理。

这就告诉我们,执法人员在量刑时,除年龄外,还应综合考量犯罪动机、手段残忍程度、危害后果等因素,让法律的威严真正深入人心,年龄不是“免死金牌”,本案中张某某、李某某的暴行即便不适用死刑,也应有更强有力的惩戒手段跟进,杜绝他们心存侥幸,杜绝他们觉得自己有恃无恐。

要想铲除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形成合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家长得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和孩子交流,滋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要是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必须赶紧制止,引导他们走上正轨。

对于学校来说,不能光盯着成绩,法治教育课得真正落到实处,别只是走走过场,学校需要定期请专业人士来给学生们讲真实案例,让他们对法律和生命心生敬畏,同时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净化“邪气”,政府部门还需加大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投入,尽全力抵制潜在的犯罪。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或许可以将扣子系的更紧一些,进而让那些有犯罪心理的孩子们不敢犯罪、害怕犯罪,从根本上铲除犯罪的种子。

这起邯郸初中生被害案,虽然一审宣判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和伤痛却远没有结束,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不仅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刺痛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希望未来我们在回首这件事的时候,看到的是社会在进步,孩子们在茁壮成长,而不是更多的伤痛和悔恨。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4-12-30《河北邯郸初中生遭杀害埋尸案一审宣判 3人分别被判无期、十二年、不予刑事处罚》

人民日报:2024-12-30《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一审宣判》

北晚在线:2024-12-30《专家解读“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宽容不纵容》

中国新闻网:2024-03-19《警方称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系预谋作案》

红网:2024-03-19《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值得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