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的2025:洗牌、反围堵、“死磕”28nm

科技电力不缺一 2025-02-08 06:08:31

过去的2024年里,中国芯片界暗潮涌动,美国多次加码对华芯片管制措施,在更动态、更精准的“杀招”下,“全面围堵”的信号已非常明显。

2025破局之法:“死磕”28nm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的破局之法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死磕”28nm制程。

28nm虽然不是特别先进技术,但意义依然重大,因为这是芯片中低端和中高端的分界线。目前除了最先进的CPU、GPU、AI芯片外,其余的工业级芯片大多都是28nm以上技术。

据智研咨询-芯片行业周刊2024年第207期报道,各地争先打造芯片高地,加快补齐国内半导体产业链。

此外,工信部推广国产DUV光刻机,套刻≤8nm,28nm以上制程的成熟芯片有望实现全流程国产化。

国产芯片还需打好基本功

遏止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绳结,只能由我们自己剪断。

一方面,这种层层加码的禁令模式,激发了国内晶圆厂商的“风险意识”。 类似“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这样“一滴血”式的长臂管辖机制,意味着绝大多数半导体生产设备,都随时可能出现在管制名单中。

越来越多晶圆制造厂,正在积极寻求各个环节的国产替代。相比于设备的“好不好用”,“能不能用”成为了厂方高管们更注重的指标。

另一方面,禁令所带来的设备、材料空缺,也孕育了新的市场。 不过,半导体设备是高度细分、存在较高门槛的行业,从研发到投产环节,需要经历上下游企业的反复磨合、调教,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价格战的形式入局这条路走不通。与此同时,需求量的增加,也对应着技术要求的提高,想要彻底利用禁令带来的市场真空期,国产半导体设备仍然要打好“基本功”。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 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0

科技电力不缺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