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开始添加辅食啦。但什么时候添加才最合适呢?这可需要妈妈们细心留意宝宝发出的“信号”哦。
案例分享:错过“信号”的烦恼
就说乐乐妈吧,她没注意到乐乐已经到了该加辅食的时候,结果乐乐的营养没跟上,发育指标有点落后,这可让乐乐妈后悔不已。
宝宝发出的辅食添加“信号”
1. 对食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宝宝看到大人吃饭时,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甚至嘴巴跟着动,还会伸手去抓食物,这说明宝宝对吃的有强烈欲望啦。
2. 挺舌反射消失
当妈妈把勺子放到宝宝嘴边,宝宝不再用舌头把勺子顶出来,而是能够接受勺子,这就是挺舌反射消失,是宝宝准备好接受辅食的重要标志。
3. 能独坐或靠坐
宝宝可以自己坐稳或者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坐好,这样在吃辅食时能更好地控制头部和身体,避免噎着。
4. 体重达到出生时的两倍以上
这表明宝宝的身体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消化和吸收除母乳或奶粉以外的食物。
妈妈的正确应对
1. 选择合适的辅食
刚开始可以从单一的谷物类,如强化铁的米粉开始,逐渐过渡到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像明明妈,她给明明准备的第一口辅食就是细腻的米粉,明明吃得可香了。
2. 注意辅食的质地和口感
根据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逐渐调整辅食的粗细和软硬程度,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3. 控制辅食的添加量
开始时要少量添加,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没有不适再逐渐增加量。
4. 保持耐心和细心
宝宝可能会对新的食物有抵触,妈妈不要着急,多尝试几次,让宝宝慢慢接受。
妈妈们,只要细心捕捉宝宝的这些“信号”,及时、科学地为宝宝添加辅食,就能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用心陪伴宝宝度过每一个成长的新阶段!